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商大食源数位儿童体验营 缩短城乡知识差距

陶艺家甘兴德老师指导学生们茶席文化之美、以茶学礼。(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提供)
人气: 12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3年07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国立台北商业大学志工队联合桃园市小农手匠发展协会办理连续5日的“食源数位儿童体验营”,开放20位儿童免费报名参与,由志工队的10位学生带领进行食农教育及数位资讯课程,了解食物来源、环境永续、生命珍贵及电脑数位学习,希望拉近城乡差距,让孩子有更多的资源及学习机会。

20位儿童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中坜区因为地点特殊有许多新移民,这次活动也特别跟新移民女性关怀协会合作,活动也来了几位混血儿,让团队的组成更加丰富多元。

志工们细心教导孩子使用电脑。(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提供)
运用华硕文教基金会提供的再生电脑进行数位学习。(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提供)
主厨志工家豪(后排右1)准备丰盛晚餐慰劳辛苦的志工们。(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提供)

桃园市小农手匠发展协会理事长余孟芬表示,营队强调多元,社会上有很多不同家庭类型,孩子成长背景也很多样,有同时在两种文化、母语长大的新二代、有的是单亲/隔代家庭或忙碌事业缺乏陪伴的孤单孩子,有的可能因为在偏乡农村,数位和文化体验较为缺乏。但这些表面弱势的背后也都有其相对强势值得学习之处,希望孩子们能在多元营队中学习彼此了解及尊重,互相学习,缩短城乡差距及代间距离,在游戏和生活中触发心中包容的种子,提升生命更开广的视野和高度。

孩子们向职人黄兆睦学习如何劈柴。(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提供)

北商大志工队由10位跨科系、学级、年龄(18-30岁)的学生自愿性组成,北商大服务学习组随队老师吴静宜提及,志工队成员花很多心思设计课程、演练,为了给孩子满满的收获,每日不重复的课程,上午进行食农教育课程,下午则运用华硕文教基金会提供的再生电脑进行数位学习,以游戏化无压力的方式陪伴孩子学习,整个农村布满欢笑声;其中参与的孩子奎恩表示最喜欢下午的电脑课,因为平常在家不能使用电脑,很多学校提供的线上资源都没办法用,目标要存钱买一台桌上型电脑,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北商大志工队带领孩子进行食农教育课程。(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提供)

协会成员郭于倩指出,活动在桃园市小农手匠发展协会基地办理,旁边就是千坪无农药喷洒的菜园,我们不叫便当,请农村妈妈许牡丹每餐煮鲜采青菜及在地客家料理,供应孩子们每天健康午餐,面对挑食的孩子,不敢吃胡萝卜、茄子,志工队的大哥哥大姊姊们细心引导,一点一点尝试,慢慢的吃完,孩子们不仅突破自己的难关,更带给零经验的年轻志工们信心,发现自己原来是有能力可以协助孩子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吴静宜说,北商大一直都有服务学习的课程,来的大学生其实也是大孩子,很多人也在农村展开他们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劈柴、用柴火熬汤、每天被蝉声鸟语叫起床、照顾小朋友从陌生到熟悉…等等。小学生其实也教会大学生很多课题。

除了食农与电脑数位课程外,也落实永续资源循环和零碳生活,及传统文化课程,余孟芬表示,协会理监事全力配合此次公益活动,常务理事陶艺家甘兴德担任在莲雾树下敞开四席户外茶席,用东方美人、乌龙和红茶让孩子实际体验学习茶席文化之美、以茶学礼,理事黄兆睦指导学生劈柴、堆柴,让孩子有更多别于以往的体验;营队于中坜的农村举办,平常人烟较稀少、人口平均年龄较高,因着营队的进行,使农村增添许多的欢乐与陪伴,孩子们每天在树下与黄爷爷泡茶、讲故事,陪着余奶奶拔竹笋煮竹笋餐,一点一滴的互动拉近代间差距。

本届营队以公益方式进行,参与儿童都不需支付任何费用。余孟芬表示:“我们希望透过这样的活动提供一个让大家手心向下的机会,互相串起志工和互相协助的平台”,活动有黄兴雨爷爷在树下每天泡茶给小朋友喝,铁工陈文镇协助空间维护整理;黄兆睦、黄奎翰父子协助割草、修树枝;东方创新不动产的段苙蓉提供点心和水果,员工郭家豪担任晚餐主厨志工;兴和里长刘巫银梅送来冰品、饮料;里民婉香送来西瓜、米苔目和小笼包慰劳北商大志工队和学员们。这些浓厚的农村人情味都让居住在城市的大学生们倍感温馨。◇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