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宜兰市玛沙舞部文化健康站”揭牌

宜兰市玛沙舞部文健站揭牌。(宜兰县政府提供)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3年09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宜兰县长林姿妙9月1日上午在宜兰县原住民族多功能会馆参加由天主教灵医会罗东圣母医院承接的“宜兰市玛沙舞部文化健康站”揭牌典礼仪式,现场并邀请原住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夷将‧拔路儿、三位原住民县议员及天主教灵医会董事长黄浩然神父共同完成揭牌,正式宣布宜兰县溪北都会区成立第一个文健站,服务县内都会区的原民籍长者。

“宜兰市玛沙舞部文化健康站”揭牌2。
“宜兰市玛沙舞部文化健康站”揭牌。(谢月琴/大纪元)

县政府指出,宜兰县至2022年底总人口数为44万9,062人,而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8万3,512人,占总人口数的18.6%,相较于全台湾的老年人口比17.56%,宜兰县高出了1.04%(全台第九位),显示高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县府投入于老人、身心障碍福利措施的经费呈现逐年成长,各项服务成果的成长亦反映失能老人、身心障碍者服务的迫切需求。

原民会主任委员夷将‧拔路儿表示,原住民族多功能会馆像鱼篓的建筑,表示丰收的意思;而玛沙舞部文化健康站的“玛沙舞部”是阿美族语,是聚会,聚在一起的意思。七年前文健站只有120个,现在已有503个了。我们原住民语言很重要,我们要把原住民语言、文化传承下去。文健站让原住民来这里量血压、运动、交朋友、吃营养午餐等,让原住民的平均余命两年内多2岁,成效不错。

宜兰县原住民县议员孙汤玉惠表示,我们学习原住民文化远不如原住民文化流失的速度,这是我非常担心的。我很希望能将原住民的语言、文化能持续传承下去。文健站的设立,最重要的是让长者快快乐乐的生活,活跃自己,减缓老化。

天主教灵医会于1952年成立罗东圣母医院,1954年开始启动原住民的山地医疗服务,68年来圣母医院专车每天往返到原住民地区做医疗服务,不曾间断,实属难得。

县政府表示,在原住民族委员会挹注经费的情形下,宜兰县溪北都会区第一个文健站成立(是宜兰县的第18个文健站),设置于宜兰县原住民族多功能会馆3楼,提供宜兰县溪北都会区原民籍长者,就近接受文健站的照顾,参与文健站各项活动与课程,让族人长辈能有更优质、安和、健康的晚年生活。

林县长表示,未来县府将持续深化社区照顾网络,落实在地老化的照顾服务,期待宜兰县长辈都能享有优质、安和、健康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