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唐诗(10B)

作者:朝晖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庭竹》)
元_明 赵原 沈巽《山水竹石图合卷》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第十课

二、六首押“四支”韵的古代经典近体诗

3. 夜雨寄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话巴山夜雨时。

创作背景: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冬,李商隐接受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1],作为幕僚去四川任职。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在这一年的夏天去世。因为处理家事,所以李商隐本来在初秋就得到邀请,一直到冬月才成行。剑南东川节度使的治所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李商隐在此地任职四年。这首诗是公元852年秋,李商隐写给堂弟李羲叟的诗(回信)。李羲叟是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进士及第,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作为幕僚在洛阳任职。李商隐虽是怀州河内人(今河南省沁阳市),但和家属已移居洛阳多年。洛阳在梓州的北方。在中国古代“共剪西窗烛”的事情,不一定跟自己的妻子。好朋友携手同游,联床夜话,秉烛夜谈的事情太常见了[2]。

注释:①寄北:指寄给洛阳的堂弟李羲叟。②归期:在唐诗中,“归期”一般指这三种情况,回家(常驻之处)、家乡或首都长安城。如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李商隐一家移居至洛阳已经二十多年,他儿子(李衮师,当时才六岁)还在洛阳,托堂弟李羲叟照顾。所以“君问归期”,是堂弟李羲叟来信问。③巴山:泛指巴蜀地区。④秋池:本诗指作者住处附近的池塘、小河等;因为是秋天,所以称秋池。古诗文中常见“春池”、“秋池”、“夏池”。“冬池”几乎没有。这是因为中原一带冬天池水都结冰了。⑤剪烛:这个词是唐代才出现的,后来多用来比喻促膝夜谈。那么为什么要剪烛呢?因为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燃点较低,蜡烛芯燃烧慢就会变长,修剪掉多余的蜡烛芯可以恢复蜡烛的光亮,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烛芯过长使得蜡烛燃烧过快。

全诗大意: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是哪天,我很难确定。现在大巴山这一带秋雨绵绵池塘水暴涨。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相聚啊,一起剪烛于西窗旁。并告诉你,我在大巴山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特别是在这细雨绵绵的秋夜,我对洛阳亲友的思念。

赏析及诗评:首句“未有期”说出了作为一名幕僚的无奈,唐朝的官员是“十旬休暇”,工作十天休一天。遇到大赦、改元,最长的假期也只有七天。而从梓州到洛阳,乘传车走官道加水路,至少也要十五天,来回一个多月,节度使柳仲郢也不可能批给这么长的假期。

第二句涉及到生活中的常识,古代熟读四书五经的文人都知道。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大意:(黄历八月)匏瓜的叶子开始变苦的时候,渡口的水也已经漫过膝盖。其中的一个言外之意是说,秋天河水开始上涨,这时候乘小船出行,不会在河边搁浅。所以杜甫当年客居成都时,在《南邻》的诗中说:“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想家了,因为秋天的河水开始上涨了,小船刚好能坐得下自己、妻子、儿子(不会在河边或一些河段搁浅);乘小船到大的渡口换乘大船,然后路线是不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呢?客居在外地的古人,秋天了,谁不想回乡过年!

因此“巴山夜雨涨秋池”言外之意是说,本身秋天因为天时的关系,河水开始上涨,河道开始畅通,就让人有想回家的冲动,更何况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涨了,河道已经畅通,路线当年杜甫已经规划好了,这不是让人更想回家吗?特别是李商隐的儿子李衮师,从小就聪颖可爱[3],能不想念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复“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为了告诉堂弟李羲叟,自己在这个时候最想家。清‧杨逢春《唐诗绎》评曰:“三四(第三句和第四句)于寄诗之夜,预写归后追叙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写法。”

元倪瓒枫落吴江图 轴(国立故宫博物院)

4. 题乌江亭  唐‧杜

胜败兵家事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浦。相传为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包羞:忍受羞辱。出自《易经·否》:“六三,包羞。《像》曰:‘包羞,位不当也。’”唐‧孔颖达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大意)因为不配在那个位子上,所以必须忍受羞辱。③江东: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④才俊:才能出众的人。⑤卷土:有两种释义,一,比喻大部队经过,卷起尘土。“卷土重来”这个成语最早就是出自杜牧的这首诗。二,将地皮卷起来,比喻倾尽全力搜刮。出自唐末‧韦庄《秦妇吟》:“入门下马若施风,罄室倾囊如卷土。”描写了唐末长安城及周边地区平民百姓被黄巢军及官军轮番搜括抢劫的乱象。

全诗大意:胜败是兵家常事,有时很难预测。男子汉大丈夫就是应该有忍辱负重的勇气。江东子弟有才干的人那么多,渡江回去召集他们,倾尽全力再打回来,至于能否成功就很难说了。

诗评:杜牧在最后一句用了“未可知”,而不是“卷土重来胜可知”,因为古人都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天意难测。所以在写诗时不轻易下定论,留有余地。换一句话说,这首诗其实是借霸王项羽的事情说了这么一个道理:认准了一件事情,那就努力去做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有轻生的念头。跌倒了爬起来,重新做好,结果交给上天去安排。

5. 唐‧刘禹

铅粉,风摇青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相宜。

注释:①露涤:用露水洗涤。②铅粉:竹节上白色的灰尘。比喻尘世的污垢。③依依:依稀貌、隐约貌。④无地:不管在哪里。

全诗大意:用天露来洗涤竹节上的尘垢,大风不管如何吹摇竹枝,它们始终能恢复笔直、青翠。竹子就好比君子啊,不管在哪里,都能保持好的品德,并受到众人的接纳。

诗评:这首诗寓意深刻,“露涤”比喻用天理、道德对照自己的言行,净化心身。“风摇”比喻君子不会因为生活上遇到的风风雨雨就改变自己的操守。君子在任何环境都能做个好人,所以说是“无地不相宜”。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Shutterstock)

6.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秋来故枝。
愿君多采,此最相思。

注释:①相思:在古诗文中,“相思”可以指男女之间的情思。对友人的思念也可以用相思。例如,南齐‧谢朓《和别沈右率诸君诗》诗:“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诗:“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②发故枝:发,指花开或结果实[4]。|故枝:旧的(原来的)枝条上。红豆树一般是夏初开花,新秋果子成熟。有的版本是“春来发几枝”,也说得通,是指暮春时节花开在枝头上。但没有“秋来发故枝”的内涵深。③采撷:采摘、摘取(果实、花朵等)。“撷”,《集韵》《韵会》奚结切,音穴,入声。

全诗大意:红豆树多生长在南方,新秋时节红豆果实大部分成熟,它们还生长在原来的枝头上。希望您能多采摘一些红豆,因为它最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

诗评:红豆生长在南国,它的果实还生长在原来的枝头上;以之比喻爱情或友情,君子相思的是故地的故友!君子不会喜新厌旧。“秋来发故枝”还隐喻有好东西愿意跟好朋友分享。“愿君多采撷”这些好的品德你要多多的保持;“此物最相思”有这种品德的君子才值得你交往和思念。

三、附注:

1. 《旧唐书‧李商隐传》:“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辟”指李商隐受柳仲郢节度使(正二品)徵召来授予官职。“检校工部郎中”虽然只有正八品(这是兼任的职务),但“节度判官”也称“镇军判官”,与“镇军司马”等同,为正六品。

2. 例如,唐‧李端《慈恩寺怀旧》:“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唐‧崔备《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唐·张祜《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拥炉香旋爇,剪烛艳重然。”南宋‧郭忠孝《寄张元德秘书》诗:“何时共剪西堂烛,尊酒论文剪野蔬。”南宋‧赵蕃《奉赠子冉议郎老兄》:“所期共剪西窗烛,却值移家方借车。”宋末元初‧尹廷高《寄厚轩》:“何时共剪西窗烛,抵掌清谈到夜分。”

3. 李商隐《骄儿诗》:“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4. 发,①当动词时可表示“花开”;南梁‧何逊《答丘长史诗》:“黄花发岸草,赤叶翻高树。”南梁‧萧绎《咏梅诗》:“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②还可以表示“结果实”;《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杜甫《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翠绿”本来象征着生命及生长,可是它们却被当前的浮烟雾霾重重阻隔,看不到前景。这是诗圣遣词造句的绝妙之处,意在言外。颔联两句均隐喻了杜甫对当时局势看不到前景的担忧。
  • 凤有高梧鹤有松,偶来江外寄行踪。 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清‧屈复《唐诗成法》:景中有情,格法固奇,笔意俱高甚。帝都名利之场,乃清晨闲望,将山河城阙、万户、五陵呆看半日,无所事事。将自己不得意全不一字说出,只将光景淡淡写云,直至七八(句),忽兴“归欤”之叹,又虚托霜露一笔,觉满纸皆成摇落,已说得尽情尽致。
  • 本诗首联虽然有“北望伤神坐北窗”这种悲伤的心情,但颔联、颈联、尾联却描写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人生中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为国事,或为家事,但不能总是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也就是杜甫在告诉我们如何排遣悲伤、担忧的心情。
  • 邵雍曾多次被举荐为官,但都称疾不赴任。本诗作者以平淡的笔触描写了自己淡泊的心情。从这首诗我们分析,邵雍的这位友人曾经在地方当过大官,只有这样才可能帮助邵雍从很困难的境地中解脱出来。能用“辙鱼”来形容的困境肯定不是小事,而邵雍的友人想举荐其从政为官,我们来分析邵雍此诗每一联的言外之意。
  • 学习唐诗创作,有一个关键点是要改变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在遣词造句上,不要用现代的语法来衡量古诗词。杜甫的“诗成珠玉在挥毫”也一样,是“挥毫诗成字珠玉”的倒装。将整句连起来读,就会发现唐诗的优美,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杜甫“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等,这是遵守平仄、对仗、押韵前提下,遣词造句的优美。
  •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这句话有自我解嘲的意思,睦州刺史为上州刺史,从三品。工作了几年,所有的家当也就是书籍千轴,酒百缸。这酒是带不走的,能带一缸在路上喝就不错了,说不定这百缸酒也是历任的刺史积累下来的,有多少是杜牧自己酿制的就不得而知了。
  • 宋‧梅尧臣《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一诗,作者以淡泊的心态,用诗的语言描绘出了红尘中的几处场景;而尾联的言外之意,表达的是作者身在其中,心不在俗世的修行感悟。换一种方式说,如果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红尘百态,那么作者就是静观红尘的画外之人。
  •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苏诗诗中的熏香可不是为了所谓的“附庸风雅”,用篆香及木炭隔火熏香,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用木炭火熏香,香气的能量场是纯阳的,吸到肺部后,阳气足。古代将病毒、细菌通称为病气、邪气,它们是属阴的。所以,用传统的方式熏香,就能防止一些流行性的疾病。
  • 宋玉、杜甫等先贤,将落泊生涯化为优美的诗篇。让我们后人在拜读了这些诗篇后,领略了有可说道的、有可借鉴的、有可受益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重新演绎、弘扬给现今的世人。正如北宋‧欧阳修《感二子》诗中写的:“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