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音乐农夫陈淑真与“乐耕农” 充满创意的音乐种子

陈淑真指挥时的帅气英姿。(陈淑真提供)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报导)陈淑真是云林“乐耕农”乐团的创办人和灵魂人物,她的故事充满了音乐、教育和无数次的挑战与成就。她以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带领着团队在音乐的道路上,不仅让自己充满自信与快乐,也让身边的人因为音乐而受到感动。想作为民众与创作者及艺术文化的桥梁-转译者,引领民众先登堂而后入室,终究其阃奥。

乐耕农乐团每一场演出,设定一个主题,不断创新与突破。
乐耕农乐团每一场演出,设定一个主题,不断创新与突破。(陈淑真提供)
乐耕农乐团受邀台北演出。
乐耕农乐团受邀台北演出。(陈淑真提供)
乐耕农乐团多年来,在云林撒下许多音乐种子。
乐耕农乐团多年来,在云林撒下许多音乐种子。(陈淑真提供)

乐耕农的起源与成长

陈淑真:“当初为什么叫乐耕农呢?因为我们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是一群音乐老师,任教东南国中国乐班,就想说,可以有一个展演和创作的平台。还有一些国乐班校友,云林又是以农立县,所以我就想,叫音乐农夫好了。但太直白所以叫乐(音乐的乐)耕农,很多人都念成乐(快乐的乐)耕农,也行啦,我们是快乐的音乐农夫。”

虽然退休将即,但陈淑真的活力与热情完全不减。
虽然退休将即,但陈淑真的活力与热情完全不减。(陈淑真提供)

乐耕农最初的目标是老师们结合学校的国乐班学生,进行音乐展演。成立后,他们演奏了一些室内乐曲,意外地收到了很大的回响。当时的文建会正在甄选乐团,他们成为云林第一个立案的团队,获得了辅助经费。然而,但因完全不懂艺术行政,写计划书和成果报告书都手忙脚乱。经过三年的繁忙工作后,他们的展演减少了,一年只有一次大型演出,后来只剩下校园表演。

乐耕农乐团的创新表演,让观众能够亲近音乐。
乐耕农乐团的创新表演,让观众能够亲近音乐。(陈淑真提供)

陈淑真接着说:“我编了一个《哆啦A梦历险记》,到小学演出,用音乐剧介绍国乐和国乐器,效果不错,但随着学生毕业,老师们工作繁忙,后来上没有再对外演出。”

乐耕农乐团举办的营队,受到青年学子的喜欢。
乐耕农乐团举办的营队,受到青年学子的喜欢。(陈淑真提供)

国际交流的里程碑

2014年,学校及乐耕农受邀去纽西兰进行交流演出。这是乐耕农第一次出国演出,让所有人都非常紧张,但也充满期待。她说:“我们将《哆啦A梦历险记》改成英文版,并且和观众互动,演奏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外国观众也能体验到国乐的魅力。这次的交流活动不仅对乐耕农的成员们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对于接待他们的学校也是一次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乐耕农乐团受邀到海外表演。
乐耕农乐团受邀到海外表演。(陈淑真提供)

扩团与萌芽人音乐会

2014年后,随着校友毕业,开始扩大乐耕农的成员组成,分成精英(毕业科系的老师或校友)、小星星(国乐班学生)和一般民众(没学过音乐的)。这样的安排让家庭主妇,或小资族等一般民众也能有舞台展现自己学的乐器,推动了生活美学。

乐耕农乐团让老中青一起演出,让观众感动与佩服。
乐耕农乐团让老中青一起演出,让观众感动与佩服。(陈淑真提供)

陈淑真:“乐耕农每年办萌芽人音乐会,重点是音乐萌芽人分享学习动机和心得,推广美感生活。有位82岁的老先生学过二胡,后来中断,但在听到我们的音乐会后,报名表演分享他自学的中音笛,就算紧张观众仍报以热烈掌声,这些感人的生活美学实践者的故事是乐耕农的理念核心之一。”

音乐萌芽人音乐会。
音乐萌芽人音乐会。(陈淑真提供)

表演创新与观众互动

陈淑真:“乐耕农很早就跨界展演,有一场音乐与舞蹈跨界融合演出,我找了以前舞蹈班同学来跳大家耳熟能详的探戈经典舞曲。动机是舞曲音乐的风格和拍点特质,视觉上能看到会更直观,让人明白这音乐在表达什么。后来又有一场是拉丁舞,跳森巴。那一次,我和乐团团长江昌庭要主持还要跳舞。本来是找我们一个校友,他跳街舞和热舞,但因时间临时调配之故,他无法演出。只剩下两个礼拜,我赶紧去找我的拉丁舞老师求救。还好那首曲子只有两分多钟,我希望跨界上舞者和演奏员能跨界融合,请老师编舞让舞者和演奏员能更多交流互动。

乐耕农的成员,分为精英(音乐班老师或校友)、小星星(学过乐器)和一般民众。
乐耕农的成员,分为精英(音乐班老师或校友)、小星星(学过乐器)和一般民众。(陈淑真提供)

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我们竟然在两个礼拜内练起来了。然而演奏员不是学表演艺术的,所以在眼神上不太敢做表现。后来戴了墨镜,效果还不错。期望展演制作能从每个人的特质中找到最适切的融合呈现,大家一起发想,想办法把演出呈现到最好,这是很棒的体验。”

感人的生活美学实践者的故事,是乐耕农的理念核心之一。
感人的生活美学实践者的故事,是乐耕农的理念核心之一。(陈淑真提供)

陈淑真:“我们办说书人音乐会,因为发现很多人了解音乐内涵,我们找有故事性的乐曲配上说书,虽然会局限想像,但能做最初入门引导了解音乐意涵。例如《讲古话十面》,这是我以前修教育学分时研发的广播剧教案,用演奏乐曲《十面埋伏》加上说书,并让观众适时做音效互动,藉以认识琵琶这个乐器及经典乐曲,无论是班级课程教案或演出,这有趣的呈现很受欢迎。”

江昌庭与陈淑真是乐团的灵魂人物,用了许多巧思在节目编排上。
江昌庭与陈淑真是乐团的灵魂人物,用了许多巧思在节目编排上。(陈淑真提供)

“我们也做了《蓝花花叙事曲》加上说书,故事类似《梁祝》,但《梁祝》太长了,所以我们把《蓝花花》截短到七八分钟。无论在台湾还是在欧洲巡演,观众回响很大,常有人感动落泪!这首曲子由萧致邑演奏,精彩的文本及如歌如泣的曲风,让大家感受到了《蓝花花》经典民歌风格及胡琴音乐特色的美。”

《蓝花花叙事曲》加上说书 ,让观众好感动。
《蓝花花叙事曲》加上说书 ,让观众好感动。(陈淑真提供)

教学理念与自我成长

陈淑真对于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情,提到自己小时候学习迟缓,经常被师长骂,但这些经历成为她最珍贵的资源。在教学中,她特别关注学习成就较弱的学生,因为她理解他们的在学习上身心困境,鼓励学生一起挑战学习障碍。

东南国中学生反馈。
东南国中学生反馈。(陈淑真提供)

陈淑真:“我非常喜欢教学,甚至觉得自己是教学狂,因为我认为教学是一种分享。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解决问题,这让教学变得有趣。我并不是刻意要有爱心,只是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原本我是一个很没有自信的人,但教学让我成就自我,也许也能成就别人,每次挑战成功都感到很开心。”

陈淑真到北部参加工作坊,精进求新。
陈淑真到北部参加工作坊,精进求新。(陈淑真提供)

音乐沙龙与未来展望

乐耕农的音乐沙龙不仅是纯粹的音乐演奏,我们会请音乐人除了演奏,还要有乐曲与乐器的介绍分享,主要以推广为主。陈淑真提到,有人说乐耕农的音乐风格比较文青风格,不像流行音乐,也不是完全的传统音乐。因为他们除了中西乐,还融入许多世界民族音乐和电子声响,有人形容很抓耳,也获得一些策展单位的青睐邀请作为配乐。

乐耕农乐团曾结合武术和音乐。
乐耕农乐团曾结合武术和音乐。(陈淑真提供)

即将从国中教职退休的陈淑真表示:“我们云林有车鼓国宝吴现山、吴凤珠、王清标大师,台北月琴祭年年都邀请他们演出,陈明章大师都还在台北办艺生研习向国宝取经。云林不该落后,珍惜重视在地国宝要我们更有责任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所以我开始跟国宝大师们学车鼓念歌,并着手采谱,将工尺谱、简谱线谱汇整,也发想把台湾童谣民谣简化整编,让一般民众能透过车鼓月琴念歌,体验台语和念歌的美。甚至在乐耕农的园地里,能让国际友人或旅人来简单体验最在地的台湾月琴及台语的美。

东南国中六十周年时,历届国乐班校友一起演出。
东南国中六十周年时,历届国乐班校友一起演出。(陈淑真提供)

陈淑真在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取得指挥硕士学位,专长包括指挥、编曲、节目制作,音乐、表演艺术和合唱,她也是中国音乐研究学会理事,全国音乐比赛决赛及初赛评审,参与过国乐及艺术文化论坛,并获得“教育部艺术教育贡献奖”等多项奖项,自觉更具教育使命感。

用音乐说故事,让节目更活泼、更有张力。
用音乐说故事,让节目更活泼、更有张力。(陈淑真提供)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