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农族的感恩与传承 乌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的故事

帅气自信的布农族人。(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台东报导)在台东延平乡,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乌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由胡明智(Havutaz)、王美华(Niung)以及他们的儿子王朱孝贤(Nunan)一家人共同成立,主要是推广布农族的文化和游程,让更多人认识这片土地及其传统文化。

推出布农传统美食:从地瓜到烟熏鸡腿排

王朱孝贤表示:“我们最早成立工作坊的时候,就是想做一些布农族的特色美食。后来,我们把这些特色美食编排成猎人餐桌一日游的行程。”

推出的特色美食包括地瓜、南瓜、芋头拼盘、小米咸鱼,还有烟熏鸡腿排、树豆排骨汤之类。王美华(Niung):“我们会用布农族早期的方式来制作这些食物,比如烟熏或者让客人自己烤肉。每道菜上桌时,我们都会讲一个关于这道菜的故事,让客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布农族的文化。”

让人垂涎欲滴的烤香肠。(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啦当当:ina长辈的爱心食谱

王美华回忆:“其中有一道菜叫拉当当。小时候我很早就断奶了,但老人家还是希望能继续给我一些营养,所以妈妈就用玉米做了一种叫啦当当的东西,来代替奶粉。”

食材大都自己种的,这是玉米田。(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这道菜的食材是他们自己种的玉米,制作过程很费工。王美华:“玉米要先晒干,然后泡水,再用臼去捣,把玉米皮去掉,只留里面的玉米肉,再把它捣成粉。这样做出来的纯玉米粉,他们会搭配一点水果或蜂蜜给客人享用。”

到土坂部落做玉米饭的教学。(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烟熏鸡腿排: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

王朱孝贤:“另一道特色菜是烟熏鸡腿排。我们用烟熏的方式来制作这道菜。早期布农族人会用烟熏来保存食物,这样食物可以保存得更久。我们在鸡腿上烟熏,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会把最好的鸡腿或食物给大哥或大姐吃,如果弟弟妹妹不乖,爸爸妈妈会教训大哥大姐,因为他们没有把弟弟妹妹教好做好该有的榜样。所以大哥大姐从小就背负着爸爸妈妈的脚色长大,所以很受弟弟妹妹尊重!

烟熏时,他们会用掉下来的不含精油的木头,比如相思木,这样肉会有特殊的味道。有时候还会加甘蔗一起熏,让肉的颜色漂亮,还有甘蔗的香气,或者用月桃叶去熏也可以。他们的摆盘也有请老师教过,像花东纵谷风景区管理处辅导聘请老师来指导,教他们怎么摆盘会比较漂亮。

布农族的传统烟薰烤肉,采用相思木。(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遇困境但坚持下来了

王朱孝贤回忆:“有一次尼伯特台风来,把我们的房子吹得乱七八糟,连浴室都没有了。我们在有着40年历史的厕所克难地等新的厕所和浴室盖好,就这样在外面洗了两个月的冷水澡。”

从2013年到现在,乌尼囊工作坊遇到了尼伯特台风和海葵台风。王朱孝贤:“海葵台风时,工作坊这边还好,但山上的餐厅很严重。我们一路走来碰到满多问题,但还是想办法撑下来。这是爸爸妈妈的理想,所以想说好不容易做到这个样子了,就想再撑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会做得更好。”

乌尼囊推出六小时游程体验。(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六小时的体验活动,包括原住民特色料理。(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猎人餐桌:猎人文化的体验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让游客能真正认识部落并留下记忆的游程。因为很多游客到了原住民部落,回去后就忘记了。他们希望来的客人回去后,能记得他们去了布农族的部落,知道这个布农族的部落在哪里,并且记得这里的文化。

在游程设计中,共六小时的活动,包括在地料理、和猎人体验。客人一到,他们会带游客到海拔九百三十公尺的山上,让他们走一下森林廊道,体验猎人的文化。他们会在廊道里设置陷阱,做一些植物的介绍,还有射箭和掷矛的体验。

介绍猎人如何做陷阱。(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在传统狩猎中,王朱孝贤:“因为猎大型猎物不可能一箭射死。我们会在箭上涂一点麻药,让猎物行动变慢,然后用掷矛的方式去攻击它,或是到它停留的地方用矛刺它。”客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这些小体验和导览,结束后他们会提供猎人餐桌的餐点。

族人分享布农族猎人文化。(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胡明智(Havutaz)说:“布农文化不会赶尽杀绝,猎人会遵守规则,比如家里有人怀孕时不猎捕,看到还未成长的小动物不能打,而且打猎只打够用够吃就好,避免浪费。现在大部分都是在射耳祭前开放两个礼拜可以打猎,其他时间不打猎。虽然其他时间也可以打,但打猎的人因生活方式及环境影响现在就越来越少了。不过游客的体验是打假的,只是一个猎人体验而已。”

体验射箭,做一日猎人。(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布农族的禁忌与文化

王朱孝贤:“我们布农族有很多禁忌,比如有时候我们出门时,突然莫名其妙地打喷嚏或放屁,这可能是祖灵在告诉我们要暂停现在要做的事情,因为这可能表示我们现在去做这件事情会有危险或不顺。所以,只要我们突然打喷嚏或放屁,就会告诉客人我们需要暂停几分钟,再继续做这事。”

说明布农族的禁忌。(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族人说明布农族有很多的禁忌。(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他进一步说明:“比如我们准备开车出门或去工作,如果这时突然打喷嚏或放屁,就会提醒自己先暂停一下。但是,如果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打喷嚏或放屁就没关系,因为提醒是在我们还没开始做这件事情之前。”

希望游客能透过体验,认识布农族传统文化。(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母姓传承与文化骄傲

布农族取名字是沿着家族父姓母姓来的,王朱孝贤:“这样在很多庆典里面报战功时,就会喊出自己的家族是哪里。如果是同一个家族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不能结婚,这样就避免了乱伦的情况发生。”

他说:“我们布农族非常遵守祖先传下来的禁忌,在生活中是比较谦虚、乐天。”

也会主动到各地参加市集或活动,行销工坊。(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祈福之音:布农族的八部合音

也会让游客认识我们的八部合音。王朱孝贤:“我们其实叫它祈福之音,因为八部合音主要是用来祈福的。这个名字是以前有个日本人帮我们取的,但实际上布农族是用来祈福的。”

对我们来说,八部合音是布农族很骄傲的东西,只有布农族才有。像射耳祭或一些庆典时会唱祈福之音,祈求部落顺利、平安,度过天灾等等。平常也可以唱。

体验八部合音。(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传统衣饰:自制与传承

实际上,日据以前布农族是没有固定的衣服款式,“大家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编织想要的衣服。男孩子的衣服一般是一件白底条纹的背心、一个围兜兜和一个裙子。头饰方面,男孩子通常会绑一条红色带子,因为早期布农族的男人头发都留长发,所以会用头巾绑着。后现代就比较有统一的服饰了!”王美华表示。

体验传统族服。(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学习与成长:不断进步的路

最困难的时候是我们刚回来的时候,完全不懂旅游这一块。王朱孝贤:“我们刚开始时被很多不好的旅行社骗过,因为真的不懂。后来有人建议我们多去上课,学习观光和美食的课程,这样才能增广见闻,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改善。”

他接着提到:“前五、六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和改变,学怎么做餐、怎么接待游客、游客想要体验的是什么,让整个行程更完整。那时候我们没什么钱,听说请老师上课很贵,有人建议我们去上公家机关的课。因而上了花东纵谷风景区管理处、台东县政府,台东原民处,台东慢食,部落食尚,都是有关于旅游和美食以及品牌经营行销等课程,才能坚持到现在。”

乌尼囊推出六小时游程体验。(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花东纵管处的帮助 推出品牌日活动

工坊最感谢的是交通部观光署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王朱孝贤:“一路辅导我们将近7年,帮我们安排课程,解决很多不足的地方。每年管处还会帮我们举办一个餐桌上的部落旅行品牌活动日,像今年的品牌日主题是疗愈,往年活动很受欢迎。管处还会邀请网红和旅行社来参加活动,夏季也都会办一场大型的纵谷原游会部落食乐园活动。”

游客也可以自己玩烤肉。(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感恩之名:乌尼囊文化工坊

乌尼囊在我们布农族的意思是“谢谢”和“感恩”。王朱孝贤:“我妈妈和爸爸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贵人,所以很感恩大家,因而决定用‘乌尼囊’这个意思来命名我们的工作坊。”

目前工坊里的团队都是家人和部落的人。有时候部落的阿姨的孙女放假时没人带,就跟着上来工坊帮忙。她们小时候跟着阿嬷东跑西跑,自然就学会了些帮忙的习惯。现在也有一些青年放假时回来,做一些部落文化传承的事情。

回乡之路:农业、卡车与工地的经历

王朱孝贤回来大概8年多了。之前在外县市做农业、开过卡车,还待过建筑工地。刚回来的时候完全没接触过旅游餐饮业,所以一开始做得不是很顺。经济上有困难时,也还好有信保基金帮助过他们。

永续经营:保持质感的旅游理念

游程还不是很成热的时候,王朱孝贤:“我爸爸妈妈他们参加了台东的产地餐桌及慢食课程,到了宜兰大同的不老部落,认识了一个叫潘今晟的老师,他建议我们要走永续经营的路线。所以我们一天最多只接待15到30个人,保持质感,不要因量化而破坏。”

摆盘和部落餐厅摆设,工坊的伙伴都有去上课学习。(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他接着解释永续的做法:“所以我们的餐具约有六成都是自己做的,除了刀叉没办法自己做,其他像喝汤的碗和盘子都是我们自己制作,或购买的天然素材餐具。”

推广永续概念,餐具六成都是自己做的,或是可以再利用的。(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王朱孝贤和他的族人在乌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体验布农族的独特文化。从特色美食到猎人文化,从部落禁忌到祈福之音,乌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不仅传承了祖先的智慧,也为布农族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