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金银器(上)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商周金银器:小巧简约

  中国迄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黄金制品是商代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商代金器的分布范围主要是以商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及商王朝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四川等地,都曾发现过这一时期的金器。一般地讲,这个时期的金器,形制工艺比较简单,器形小巧,纹饰少见,大多为装饰品。

  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为金银器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青铜、玉雕、漆器等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金银工艺的发展;并使金银器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以更多样的形式发挥其审美功能。早期的金银制品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器物的美感。最迟在西周时期,金银平脱工艺就出现了。

  春秋战国金银器:清新活泼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带来了生产、生活领域中的重大变化。大量错金银器的出现,几乎成为这个时期工艺水平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从出土地点看,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分布区域明显扩大,在南、北方都有发现。金银器的形制种类增多。其中金银器皿的出现,及相当一部分银器的出现,十分引人注目。从金银器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看,南北方差异较大,风格迥异。北方匈奴墓出土的大量金银器及其金细工艺的高度发展,尤令人瞠目。

  秦汉金银器:繁荣发展

  秦代金银器迄今为止极为少见。曾在山东淄博窝托村西汉齐王刘襄陪葬器物中,发现一件秦始皇三十三年造的鎏金刻花银盘。制作精细,装饰讲究。这种在银器花纹处鎏金的作法,唐代以后十分盛行,金花银盘亦为唐代金银器中很有特色的主要品种。

  根据对这些金银配件的研究已能证明,秦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及胶粘等工艺技术,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独具异域风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朝代更替频繁,社会经济亦遭受破坏。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渐相互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这些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发展中,都曾打上了明显的烙印。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位来自杭州的二十岁聋哑女孩2003年10月7日创入'2003’(首届)中国小姐风采大赛上海赛区比赛暨上海小姐评选赛的复赛,她用优雅的手语及甜美的笑容向大家展示了自我,博得了全场唯一的掌声。这名女孩名叫郭玉良,身高一米七二,是工艺美术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她多才多艺,擅长装饰画、油画和漫画,作品先后在省、市的比赛中获过奖,其无声的世界一样色彩缤纷.
  • 芜湖铁画是安徽芜湖市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 夏商周时代玉器的风格渐趋统一
  • 竹雕
  •   夏朝时期的青铜器

      夏代铜器在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中俱有发现,迄今所知的器种有爵、斝、戈、刀、戚、锥、凿、铃以及铜牌饰等。其中爵和斝或已成为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器形较粗简,采用单范或双范合铸的方法,器面光素或仅有简单的连珠纹和镂孔装饰。合金成分含量不稳定,容器胎质很薄,显示出初期青铜器的不成熟性。

  • 中国的丝织物是何时出现的呢?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此后,经过殷商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织绣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   元

      元代的织绣工艺,丝织、毛织、棉织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   牙雕与竹雕、木雕,并称雕刻工艺中的三大门类,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倍受鉴赏家珍爱,向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牙雕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居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象牙雕刻作装饰品而随葬。《史记·微子世家》已记载:“纣始为像簪。” 此外,浙江余姚河姆渡、山东宁阳大汶口新石器时代的象牙雕刻品,已十分精美。唐代的象牙刻品更是闻名中外,日本遗唐使曾携带象牙雕刻品回国。至今日本奈良正仓院还藏有唐代中国雕刻的红牙拨镂尺、绿牙拨镂尺、白牙尺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