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肥胖 越来越严重

标签:

【大纪元10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魏怡嘉╱台北报导〕台湾学童肥胖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研究发现,大约每三名男童中,就有一人体重过重或肥胖,女童则大约是每四人中有一人,而男童肥胖盛行率最高为十一岁,女童则为十二岁。

卫生署“国小学童营养调查结果”学术研讨会,昨天在中研院举行,三军总医院社区医学部主治医师祝年丰针对“国小学童肥胖及其相关合并症流行病学”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此研究共分析二千四百零五位学童,其中男童有一千二百九十人,女童则有一千一百一十五人。

祝年丰表示,学童过重定义BMI值为十八到二十,肥胖BMI值则为二十到二十三。研究结果发现,男童过重及肥胖的盛行率分别为十五点五%及十四点七%,女童过重及肥胖的盛行率则分别为十四点四%及九点一%。而在年龄层上,男童肥胖盛行率最高为十一岁、比率为廿点二%,最低则为七岁、比率为十点八%;女童肥胖盛行率最高为十二岁、比率为十四点八%,最低为十岁、比率为六点七%。

祝年丰进一步指出,研究发现,学童时期的肥胖已在身体出现不健康的警讯,肥胖男童普遍有血压异常、收缩压偏高、血脂异常、尿酸异常、三酸甘油脂异常及肝功能指数异常等情形,肥胖女童则有三酸甘油脂异常、尿酸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的问题。

祝年丰表示,三酸甘油脂异常对心脏血管及动脉硬化有不利的影响,尿酸过高则会引起痛风及结石,肝功能指数异常表示肝脏处于慢性发炎的状态下,若同时合并有B型肝炎,肝脏的负荷自是不在话下。

尽管台湾学童体重过重及肥胖问题,一直为学界及社会所重视,但却欠缺有效的策略拟定及执行。祝年丰表示,此次研究整体看来,台湾学童过重盛行率为十五%左右,肥胖盛行率则为十二%,较过去相关研究过重及肥胖盛行率均在十二%以下,明显又上升了一些,值得大家重视。

研究指出,国内学童米、蔬菜及奶类的摄取则太少,因此调整饮食相当重要,尤其是高热量的薯条、炸鸡,这类食物要少吃,并且多运动。

调查发现 学童1/10有气喘

〔记者魏怡嘉╱台北报导〕最新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大约每十名学龄儿童就有一人有气喘病,过敏性鼻炎的盛行率则为廿九点六%,分析国内气喘学童饮食初步发现,有气喘病的小朋友食用牛奶及奶制品的频率,明显高于没有气喘的小朋友,但其中的关联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台大小儿过敏科主治医师杨曜旭表示,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二千多名学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千九百多位接受抽血并完成过敏指数检测发现,台湾地区学龄儿童的气喘盛行率约为十点五五%,过敏性鼻炎的盛行率为廿九点六%,异位性皮肤炎的盛行率则为五点二八%。

台湾气喘盛行率最高的地区为北部及南部人口密度最高的都会地区,盛行率分别为十五点六%及十五点四三%,而气喘盛行率最低处为东部地区及澎湖离岛地区,盛行率分别为五点二四%及四点七六%,而过敏性鼻炎及异位性皮肤炎的盛行率较高者,也都是人口密度高的地区。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高气喘、过敏病的原因与都会区的汽机车废气排放多、空气污染严重,加上公寓与外界通风不佳,屋内尘 过敏原不断累积,以致过敏性疾病盛行率较高。

至于性别方面,研究显示,男性的气喘及过敏性鼻炎的盛行率均高于女性,在气喘盛行率方面,男、女比率分别为十二点一六%及七点五一%,过敏性鼻炎部分,男、女比率分别为卅三点四四%及廿五点一八%,可能与基因等因素有关。

研究初步发现,气喘学童食用牛奶及奶制品的频率,明显高于没有气喘的学童,同样的情形也在过敏性鼻炎或异位性皮肤炎学童的身上发现,奶制品是否为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子或是干扰因子,需进一步研究。

台大小儿过敏科主治医师杨曜旭表示,经常清理居家环境,减少毛屑及灰尘,并时常更换寝具,是避免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方法。

相关新闻
约4成葡萄牙人体重超标
肥胖儿童更容易患罹患心脏病
世界心脏日强调肥胖病之危
专家指啤酒肚 与啤酒无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