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变“海带”做好心理调适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5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 晓明报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70多万人出国留学,其中17万余人已学成回国。仅2003年,回国留学人员就超过2万人。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龟”(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带”(海待– 待业)。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90年代以来,出国热开始升温,人员组成也日渐多元化。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央到地方各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回国成为一种潮流。当时的“海归”们也一度炙手可热,动辄年薪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让“土鳖”眼红不已。

根据世界聘雇实验室近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仅在上海,去年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就有7000人。

中国的人才市场已经从几年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些“海归” 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在和本土人才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上风。同样一份工作,给一个国内刚毕业的大学 生月薪两三千元就够了;而给一个同等水平的“海归”四五千元,他可能还不满意。

和国内一些既了解国情、又精通外语的本土人才相比,“海归”的优势并不明显。“其实,大多数“海归”的心态都摆得很正,也愿意从零干起,但企业却未必会给‘海归’们从基层干起的机会。有的“海归”人士回国后,只用本科学历求职,反而更容易找到工作。近年来,“海归”手持洋文凭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出现了部分“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暂时待业的“海待”现象。

据职业介绍所专业人士提醒“海归”们,找工作的时候,眼睛不要只盯着北京、上海、 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实际上,现在在东北、中西部有很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最近美国的一家IT公司就委托他们在成都一次招聘600人。他建议“海待”们要及时转换观念,主动到市场上“觅食”。

据过来人的经验,从国外回来的人虽然会有一段时间“水土不服”,但往往有较强的自立能力、生存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只要你的学、经历含金量够高,机会还是会眷顾你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热点互动  衡量中国的七个标准
陆委会放宽大陆民众来台观光限制
英国出台移民新法令
留学英国 - 我的长笛老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