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漫谈:黄梅戏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是在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完整故事的完本大戏。其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

黄梅戏的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动人,表演细腻动人,并保持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气息浓厚,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黄梅戏的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潘景利等。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 提起中国传统名著《三言二拍》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的经典故事,《玉堂春》被改编成京剧《女起解》、《金玉奴》成为传统戏剧《棒打无情郎》的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千古爱情故事更是感动了无数的痴男怨女。眼下北京时代电影有限公司﹐改变过去摘出其中一个故事拍成电影或者改编成戏剧的方式,用“高清”的拍摄技术欲将《三言二拍》中的全部经典故事搬上荧屏,预计将拍摄八十至一百部。这种以电视电影的形式大规模地将《三言二拍》搬上银幕在国内尚属首次。虽然该剧正在银川紧张的拍摄中,但有关拍摄《三》剧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在国内影坛引起轩然大波。
  • 越剧是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
  • 凸显中华戏曲艺术的音乐剧“桃花扇”(Peach Blossom Fan),即将于九日至二十四日在洛杉矶新近落成的迪士尼音乐厅(Disney Hall)公演。
  • 京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个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特殊表现方法。
  • 京剧各个行当中的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这种划分行当的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在这种以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行当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擅长某种行当的表演特点的杰出演员。他们又由于各自的天赋条件,师承来源,接受、理解和表现力,文化修养,技巧水平,社会经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谭(鑫培)派、孙(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侬)派、余(叔岩)派、刘(鸿声)派、高(庆奎)派、言(菊朋)派、杨(宝森)派、马(连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是麒派和马派。实际上,谭派和余派并不仅仅是以唱工见长,谭鑫培和余叔岩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艺术家。
  • 京剧早期老生演员中的杰出代表人物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同时还有王九龄、薛印轩、卢胜奎、杨月楼等人。
  • 余三胜
      
    湖北罗田县人。原为湖北汉戏末角演员,清道光初期进京搭徽班演唱,后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称“老三鼎甲”。余三胜之成名实早于程、张。他的嗓音醇厚,声调优美。他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当时余三胜以擅唱“花腔”著称。所谓花腔,就是旋律丰富的唱腔。余三胜在京剧唱腔的创制上,丰富了京剧演唱的声音色彩,加强了京剧唱腔的旋律。据记载,京剧中的二黄反调,如《李陵碑》、《乌盆记》、《朱痕记》等剧中的反二黄唱腔,均创自余三胜。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也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
  • 山东荷泽解元集乡穆李庄素以面塑之乡闻名于世。据说唐代已有生面塑、熟面刷面塑、熟面染色塑三种,多为供品和殉葬品。清代江西弋阳泥塑艺人王清源、郭湘云游艺穆李庄,与当地艺人贺胜、杨白四合作,采用可塑性强的小麦粉和质地粘的糯米粉为原料,染色后蒸熟,再行捏塑,大大发展了面塑艺术。近代著名的有李朝训和侄子李俊兴、李俊福。面塑题材有人物、花卉、战马、雄鹰、戏曲人物等。
  • 张二奎

    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河北衡水人。清道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张二奎唱以京音为主,嗓音高亢激越,朴实无华,大开大合,大气磅礡;扮相雍容端肃,擅演王帽戏。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笼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

  • 由台湾侨务委员会等单位联合赞助筹组的“Amis旮亘乐团”、“台湾客家文化访问团”及“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附属综艺团”,今天起陆续前往美加地区参加“全美台湾传统周”巡回访演,期盼增进美国社会对台湾的了解。这三个团体是由外交部、教育部、侨委会、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行政院新闻局、行政院卫生署联合赞助经费洽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