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父亲

黄淑英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我从小喜欢看山看水,观云观天。今年年初某一天,我早起作晨操,隐约望见那株种植了六年的君子兰,绿叶繁茂中夹杂了几许粉红。等到做完体操,走近前去,仔细端详,这才发觉,呵!那竟是十几颗含苞待放的小花蕾,正蠢蠢欲动、蓄势待发呢!这一惊非同小可,我立刻电告外子;外子瞩咐我要按时浇水,且不可随意移动盆景位置。从那天起,观察家中的君子兰便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

君子兰叶片修长、终年长青。在养殖的这几年间,外子曾经几次替它换盆。我为自己多年来对它的疏忽感到愧疚。这下经外子提醒、并嘱我小心照顾,便再不敢偷懒了。我忠诚的每隔四、五天浇一次水。偶而还跟这些小花蕾说说话。小花蕾兴奋的缓缓往上攀爬,像一群初学站立的幼儿,为自己的能力感到骄傲。环绕在这些花蕾周遭的是一片片坚实肥厚的叶瓣,它们紧紧重叠,像是父母亲深怕他的孩子摔倒一般,随时守候在旁、照顾维护。但这群孩子,终不解父母亲的担忧,肆无忌惮的直往高处伸展。偶而一两颗还淘气地张开它们青涩的小花瓣,抓一把阳光,探一会儿水滴的清凉。小花蕾一天比一天站得高,一天比一天站得稳,它们的身躯逐渐茁壮,臂膀逐渐结实。其中几颗猛抬头,看到了蔚蓝的天空、和周围宽广的世界,嫣红的花苞立时相互奔告,几十颗花蕾同时泛起蒙纳丽莎般神秘地微笑,仿佛怕被识破内心的玄机。花苞日渐成熟,修长婀娜的身躯变得丰腴圆润,粉红洁白的脸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它们蕴含在体内的精力正如弦在弓上,再也无法驾驭。周围环绕保卫的叶瓣挡不住这盎然的生机,和它们那股急欲挣脱束缚的决心,只好一吋吋让出空间。顷然间,这几十颗花苞逮住了机会,立时争先恐后,排山倒海似的推开周围的叶瓣,尽情展现它们艳丽的神采、毫不保留地绽放它们的笑靥,散发了一室春光。

我那被嫣红触动的心,急切的想去寻找这蓬勃生长背后的源泉;这才发觉,原来在这十几朵怒放的兰花底下竟有一枝不起眼的叶茎;它朴实浑厚,毫无雕琢,独立支撑着所有艳丽的花朵。它体内蕴藏的资粮,毫不偏袒的平分在每一朵鲜花上,它从何时起就负担了这样的重任,我无法猜测。在我多日来赞叹花蕾的美艳时,它不曾抱怨我对它的疏忽,也从不想引起我对它的注意,只是默默地耕耘,无怨无悔的付出。这下我望着它,心中深刻的体会到,没有它的支撑,就没有这些花朵的绽放。没有它的奋力上挺,这些花朵绝无法在绿叶茂密中崭露头角,傲然耸立。

我想到父亲的一生正如这只支撑君子兰花的茎叶,当兰花绽放之时,我忍不住思念那在底下辛勤耕耘、默默支撑、提供资粮和营养的脉络。父亲生前常说:“父母想儿长江水、儿想父母一阵风”。像这些兰花一样,我们急欲摆脱束缚、只想自由自在的翱翔;我们自顾自往上攀昇、只为自己的艳丽芬芳。当我们年幼脆弱时,我们理所当然似地吸取父母提供我们的养分;当我们长大了、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了,我们却时常忘了回顾所来径,任凭那在底下含莘茹苦的支撑着我们,在背后无怨无悔的扶持着我们的父母亲在孤独寂寞中凋零老去。

父亲在去年八月份倏乎间辞世后,在我的心中,春天已然消逝。我虽然仍然看山看水、观云观天,但我不再为山水云天兴奋得手舞足蹈了。我现在用我的眼、我的耳、我全心的灵魂更敏锐、更凝炼的去感受、去感谢大自然给我的每一个启示。像日出日落、像花开花谢、像春夏枫树上的绿叶,到头来都要在秋霜冬寒中向树干告别。然而,如同天空中的繁星,一颗坠落了,另一颗必在他处升起,颗颗有它的轨道,有它的命运;珠珠有它的星光,有它的职责。虽然,叶落了,树枯了,但枯树逢春犹再发;我相信,父亲的风范将深植在我们的心中,父亲一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将在我们的生命中继续展现。我也相信,所有曾经受到父亲照顾的亲朋好友都会本着父亲一生乐善好施的德行、和勇于奋斗的毅力来继续帮助世界上受苦的人们。正如这一支叶茎孕育出十几朵灿烂的兰花,父亲一生坚毅慈悲的种性必然会结出更多的果实来。

◇ 黄淑英﹝写于父亲辞世十个月、于波士顿﹞(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虽然已不复见,但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却随处可见,经过一群基因科学家的采样分析,使得这样的推论可能性大大提升。研究人员表示,决定男性性别的Y染色体只会从父亲传给儿子。而在对200多名中亚男子进行基因样本分析后却发现,在样本中居然有一大群人的Y染色体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代表着这些男性,有着共同的祖先。
  • 美国人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母亲或者父亲一方会呆在家里带孩子,或雇保姆。在中国,父母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工作,长期以来很习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中产阶级夫妇争先恐后地把他们唯一的孩子送进私立的寄宿学校。有的学校甚至接纳两岁半的孩子。 这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北京郊区力迈学校的学生在这里呆了一星期后正在一边玩耍,一边等着汽车接他们回家。力迈学校有一千左右学生,小至两岁半,大至十八岁。 *宁愿住校不愿回家*
  • 自由时报记者王钰铃╱专访

      十七岁的嘉义家职学生陈郁琳,一年半前因父亲陈健诚意外受伤成植物人,她与母亲温淑美用亲情击败病魔,唤醒沈睡的父亲,每天谈心电话,医疗过程影像、文字全纪录,不间断的复健,昔日娇弱的女儿,变成了照顾父亲的好帮手,一家人走过生命幽谷,找回重生的喜乐。

      去年一月三日,闪电瞬间滑过电线的刹那,扭转陈家的悲喜,当天陈郁琳放学时,等不到父亲踪影,没想到最后等到了母亲,却带来父亲工作意外电击摔伤,脑部重创昏迷不醒的噩耗。

      坚信父亲会好起来,陈郁琳与母亲不断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终于将父亲从死神手中抢下,不过却被医生判定为植物人,医生对于复健成果不乐观,周遭亲友也不看好,不过陈郁琳与妈妈坚信,父亲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会醒过来。

      于是陈郁琳住进医院,与看护轮班,为了应付开学后的美发丙级证照检定,她将发型模型头带到病榻旁,边梳头边找有趣的事说给父亲听,她也帮父亲设计发型,在他耳畔称赞、鼓励。

      医治过程,医院三度发出病危通知,但她们不放弃希望,昏迷中的父亲只要听到郁琳的声音,双手就会紧握拳头,唯一的女儿还是父亲潜意识中最挂心的,两次开脑手术前,亲友都会轻声叮咛,女儿还在校门口等待父亲接送,亲孰励父亲旺盛的求生意志,昏迷一个多月后奇迹苏醒。

      盼回父亲后,陈郁琳每天上学利用下课打电话跟父亲说话,热线不间断,下课就冲回家帮父亲按摩、复健、喂药、清理大小便、灌牛奶,当起小老师,教父亲学写字,夜晚与母亲轮替看护。

      那一场意外,是十七岁小女生措手不及的生命历练,她与母亲摸索着未来,唯一的信念是父亲一定会好起来,陈郁琳与母亲将过程写成文章,拍下一大叠复健照片,并以V8记录给父亲看,让父亲填补空白的岁月。

      一天天好转的陈健诚,忘了不少事,说话缓慢的他,指着心口说,女儿的事他都放在心里,现在,陈健诚最爱拖着女儿传承他的修水电手艺,而陈郁琳则是父亲专属的美发师,帮父亲剪头发,刮胡子,负责打理父亲门面。

      父女俩每天固定九点半,手牵手下楼梯去倒垃圾,陈健诚逢人就说自己好帅,因为女儿剪发手艺一流,鬼门关前走一遭,父女更贴心。

  • 女儿离家出走36天,与其相依为命的父亲打横幅,挂女儿照片彩布沿街寻找﹐在西安市引起关注。
  • 去年揭发中国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今年三月发表声明要求“平反六四”的北京军医蒋彦永,自六四天安门事件十五周年前夕就与妻子失踪至今。他的子女多次要求中国政府调查这起失踪事件,始终未获正面回应,他们非常忧心父亲将被冠上“颠覆国家”的罪名。亚洲华尔街日报指出,蒋彦永是于六月一日早上失踪。他原本计划到美国加州探望女儿,当天按预约时间到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夫妻俩上了三零一医院的职工车前往大使馆,但他们没去大使馆,也没有回家。
  • 6月20日是今年的父亲节。父亲节的想法最初来自美国华盛顿州博斯坎市(Spokane)的Sonora Dodd。1909年,当她听到关于母亲节的布道时,想到也应该纪念她的父亲William Smart(廉姆.斯马特)─一名参加南北战争的老兵,他在农场独自抚养了六个子女。1910年博斯坎市长宣布六月为父亲节,因为这是威廉姆.斯马特出生的月份。1966年詹森总统宣布每年六月的第三个周日为法定节日-父亲节。从1971年开始,每年都庆祝父亲节。
  • 两个多月前,简朴一生的父亲离开了我们。临终前,他用最后那一丝力气努力将眼睛睁开,睁得大大的,仿佛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好好地看看周围的亲人。环顾四周后,两行眼泪从他的眼角慢慢地淌下来,落在枕巾上,落入我刀割般疼痛的心里。这泪水,无奈何的泪水啊,包含者多少对亲人的不舍,对丗闲的留恋,对生命的渴求,对战胜不了病魔的遗憾。这泪水,挂在父亲的脸上,却深深地渗入我们周围每一个人的心里。生平,第一次尝到失去亲人的那种无法形容的哀痛。
  •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的付出反而微不足道。”捐肝救父的周姿伶小声害羞的说,旁人觉得应该大声赞扬、鼓掌叫好的牺牲奉献,对她而言都比不上健康的父亲。
  • 大纪元6月16日讯】(法新社华盛顿十六日电)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对千金,将投入她们父亲的竞选连任选战,世人未来几个月将会更常看到金发的珍娜和深褐发的芭芭拉。自从布什二○○○年第一次赢得总统大选,这对二十二岁的双胞胎即大致隔绝在媒体之外,唯一受到媒体报导的,可能是她们在二○○一年未成年饮酒的违法事件。
  • 父亲节将至。能在这一天和儿女们团聚﹐享受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相信是许多父亲们的期待。不过南加州“华裔美军互援会”会长尤瑢川暂时还无法实现这一“侈望”﹐因为他的儿子尤承砚 (Andrew Yu)现在正驻扎在风沙弥漫的伊拉克前线﹐只能通过电话和电邮向爸爸问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