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单一选区 政党合并触媒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田世昊╱特稿﹞台湾立法院昨天三读通过国会选举“单一选区两票制”,对于台湾政党版图的走向,选举制度的改变,可能也意味政党合并的开端,有利于形成“两党制”的单一选区制度,已提供蓝绿两阵营进行内部整合的环境。

依照昨天修宪条文,立委选举制度未来将修正为“单一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就政治理论与国外前例来看,一选区只有一个当选席次的单一选区,较具资源与声望的大党候选人容易出头,独立候选人的问政空间则遭到挤压,有助两党制形成,容易让政治局势趋于稳定。

也由于候选人必须获得多数选民的认同,才能当选,候选人问政时,必须符合社会的普遍价值,求取选民最大公约数的认同,过去以走偏锋、哗众取宠的问政风格,在复数席次取得部分民众认同即可当选的情况,应可在选制的变革下逐渐改善。
不过,单一选区制度也会让得票率与席次落差增大,且不同于两党“主流意见”的声音,容易被淹没,不利小党生存,修宪条文中“两票制”的设计,目的就在补强这些缺失,但由于席次减半、“比例代表”席次仅占总席次的三成,反映少数意见的功能无法有效彰显。

而过去选举期间,同党相伐、专挖自己人墙脚的现象,将可有效获得解决,选区内不同政党的竞争将更白热化,相较之下,选民投票行为由“候选人取向”向“政党认同”倾斜,政党对候选人约束力增大,更为凸显政党政治的走向。

就选举文化而言,选区由一个选区选出若干人的中选区制,改为一选区选出一席的单一选区制,选区范围缩减,理论上,将可缩减候选人的选举经费,有利于选举风气的净化,但也有立委认为,小选区制度让贿选成本降低,未来可能造成反效果,让更多人以身试法。

“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变革,对民众而言,可能只是由“投一张票”,变成“投两张票”,但选制变革体现在政治现实上,却可能对个别政党出现攸关生存的效果,由于有利两党制环境的形成,选民的自然投票行为,可能就会加速中小政党的消失,造成整体政党版图的位移。也难怪即使是未来最可能在国内形成“两党制”的民进党与国民党内,都有人对选制的改变颇多微词。

一位国民党地方派系领袖则忧心未来“选区重划”的问题,他说,选区重划一定会朝拥有行政权的人倾斜,权限掌握在县长手中,这对中南部居于弱势的蓝军更为不利,“明年县市长选举,不只决定县市长,也会决定立委席次版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