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逃税新招 税务机关傻眼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台北报导〕富人逃税手法再出新招!由于捐地节税已被有效防堵,不少想要避税的有钱人改与纳骨塔建造商合作,大量低价买进纳骨塔,再以高报的价格捐赠给地方政府,以列报捐赠扣除额抵税,台北市国税局已经查获多起案件,买卖双方除了被罚锾外,还可能要负担刑责。

由于纳税人对政府之捐赠,不受金额之限制,可以全数列举扣除,因此,过去捐地节税盛行,不少富人大量以低价买进公共设施保留地,再以高于市价的公告现值抵税,使得过去几年国库每年税收损失数百亿元。

捐地节税自去年起改为以实价核课之后,已经有效防堵漏洞,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来国税局又发现了新兴的“捐纳骨塔逃税”手法。

台北市国税局副局长陈文宗表示,近来国税局查获多起逃漏税案件,都是民众以低价买进纳骨塔,再以高报的价格捐给地方政府。

陈文宗进一步说明,由于国内纳骨塔盖得太多,有不少纳骨塔位卖不出去,因此,纳骨塔建造商就与一些想逃漏税的富人合作,将整批纳骨塔以低价卖出,再开出远高于实际卖价的收据,富人将纳骨塔捐赠给地方政府时,再以纳骨塔建造商灌水拉高售价的收据报价,以列报捐赠扣除额抵税。

陈文宗举例指出,如果某富人以100万元的价格买下100个纳骨塔位,纳骨塔建造商却开出1千万元的收据,富人将这批纳骨塔捐赠给地方政府后,就可以申报1千万元的扣除额,最高可抵掉400万元的税。

不过,陈文宗表示,这样的逃税手法虽然和捐地节税类似,但捐地节税是“钻法律漏洞”,“捐纳骨塔逃税”则已明显触法,而且被查获的概率很高,因为纳税人列报的捐赠扣除额只要达30万元以上,国税局都会通报,再进行查核,被查获之后,纳骨塔的买卖双方因涉及逃漏税及协助他人逃漏税,除了都会被处以罚锾之外,可能还会被移送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因此,陈文宗除了呼吁纳税人不要以不当手法逃漏税之外,也特别提醒纳税人,捐赠金额在30万元以上时,应该采用以支票或转账方式支付,才能证明捐款金额与捐赠收据吻合,确保捐赠内容属实,才不致被国税局以无捐赠资金流程为由,认定为无捐赠事实,而被剔除捐赠扣除额,必须补缴税款。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