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汤杯风波 办外交 小心文化差异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平宇╱特稿﹞一个看似平淡无奇、无伤大雅的汤杯,可以让非洲驻台使节团的各国大使不满、抗议,这其中固然有行政联系的疏失,或许还有外交角力的弦外之音,但此事真正凸显的是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包括台湾外交部与全体国民都能以谦卑的心情,在此事中学习到宝贵的一课。

一位资深外交官就直言,外交礼仪固然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但秉持真心、待人以诚,自然就会近悦远来,外交工作也才能真正办好;例如曾经外放回教国家的外交官,初到当地,只见满街都有人在随地吐痰,误以为当地卫生习惯极差,后来了解,才知道该国信仰极度虔诚,在回教斋戒月中坚守日出时分不吃不喝的戒律,连口水也不可吞入,而斋戒月一过,全国又恢复回教徒注重整洁的习惯。

不过,毕竟各国生活差异实在太大,有时也实在难为了外交人员。一则在外交部内流传的真实故事,就颇能反映个中甘苦。

早年某位外交部高阶官员,一次赴中东某国访问,该国风俗以羊眼睛当做上品美味,国宴上只有贵宾能享用,但这名官员连吃羊肉都怕腥,更别提要他大啖羊眼。情急之下他想出一计,就是将羊眼含在嘴里,然后假装用手帕擦嘴,再偷偷吐出包好,藏在口袋。

官员依计照做,竟然也能过关,不料稍后酒酣耳热,宾主尽欢,他谈得高兴,一时间又想要掏手帕擦汗,却忘了里头包着羊眼,顿时只见羊眼弹落桌面,全场为之傻眼,最后只能尴尬向主人承认赔罪,所幸对方一笑置之,并不在意,才没有酿成风波。

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友邦与我国的交往上,例如蒋经国总统就曾经收到友邦送来的礼物单,上面大书“送‘钟’一个”,所幸当时外交部贴心的改为“友邦送来‘计时器’一个”,才化解尴尬。

这些点滴故事,都说明了跨文化的交流有多少意想不到的细节需要注意,外交部更该从教训中累积经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