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洲学者:南岛语族源自台湾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明堂╱台东报导〕澳洲国立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贝尔伍德昨天提出他近三年在菲律宾、越南等地考古的发现,以这些国家遗址出土“台湾玉”器物,及陶器饰红彩等特征,印证他长期主张“南岛语族源自台湾”的理论,即人口三亿多,遍布亚、非、澳三大洲的南岛语族起源地正是台湾。

彼德.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 )昨天在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发表演说,提出台湾玉扩散理论,说明他从2002年开始在菲律宾北部巴丹岛、越南北部等多处遗址考古挖掘的发现,并提出南岛语族是在约四千年前以台湾为起点,不断向太平洋地区移民扩散、并与当地人混血,以致形成当今语族间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支持他的说法的重要发现来自于巴丹岛上挖掘出的数千件史前陶器、玉器,其中出土玉饰材质经地质化学鉴定,确认是来自东海岸的丰田玉,这类玉器在越南、婆罗洲等地遗址都曾出土过,然而南岛语族所居住地区只有台湾及新西兰产玉,两地材质不同,且其他地方并不蕴藏绿色玉石,而新西兰采玉制成器物的文化远落后于台湾,由此推论,南岛语族在四千多年前开始从台湾南迁,同时带着玉矿到落脚处磨制玉玦等耳饰。

陶器展现源自台湾的证据则在于与台湾东海岸遗址出土的陶器有相似之处,第一是有红彩,第二是陶器瓶口有内凹现象。

另一证据是在巴丹岛出土石器中发现了当地所没有的板岩石器,而板岩正是台湾的地质之一。

在岛上出土的网坠石器样式也跟台湾相当类似,还有陶把特征也与台湾的卑南文化相近。

在他所挖掘的出土证据中,也发现了文化回流现象,例如陶器外观上的圆点纹饰,这在台湾东海岸遗址中也曾发现,但并不普遍,据此可推测南岛语族在移出台湾后,也有将新演变的文化向台湾回流的现象。

贝尔伍德也特别提出兰屿在南岛语族迁移史上的重要角色,他说,兰屿与巴丹岛民族的语言接近程度相当高,过去人类学者一向主张兰屿人是从巴丹移民而来,但他认为方向是相反的,而两地之间也非单向迁移,而是占地理上相近之便,往来密集。

他认为,要解读南岛语族的扩散过程,兰屿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史前馆长 持保守看法〔记者黄明堂╱台东报导〕贝尔伍德昨天提出南岛语族起源于台湾的论点,史前馆馆长臧振华抱持保守看法,认为依目前出土证据还不够充分,尚待后续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相关领域学者的普遍支持。

南岛语族范围东起南美洲西岸的复活岛,西到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北至台湾,南达新西兰,涵盖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其语言相当分歧,语言总数大约有一千两百种,但因语言上有高低不同的相近程度,因此语言学家将南岛民族定名为南岛语族,至于南岛语族究竟起源何地,学界看法分歧。

臧振华说,贝尔伍德向来是南岛语族台湾起源论的坚定支持者,昨天以三年来在巴丹岛的考古发现所提印证,具有参考价值,但应该还不到足以论断的程度。臧振华也曾经在菲律宾吕宋岛从事考古发掘多年,但他认为台湾起源论只是国际上众多南岛研究的论点之一,而且批判这种看法的学者不在少数,如何说服不同论点的学者支持台湾起源论,一定还要有更多证据。

贝尔伍德承认自己的主张受到很多学者批判,但他忠于自己的考古发现。他说,关于南岛语族的关连,学界主要从语言学、基因学及考古学三个角度着手研究,在语言学上,已经有充分的研究证明台湾原住民语言与南岛语族的语言有程度不一的相似程度,基因学上则有y染色体分析及DNA分析两种途径,后者分析并未发现台湾与其他民族基因有很高的接近程度,但前项分析则已让部分学者相信台湾与南岛语族有很强烈关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