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幕后╱抗战定调终战 盼勿陷对抗日本泥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

陈水扁总统应该如何看待中日战争六十年?随着时代的演进、场所的变化,实在是个两难议题;总统的幕僚们最近就大动脑筋,终于找出“终战”的解决方式,阿扁希望拉高层次、避免掉落在与日本对抗的泥淖,走出敦促国军正视中国胁迫的新格局。

中华民国对日抗战胜利的历史事件,最近随周年日到来在台湾引起不同角度的论辩,国防部要办活动,总统应否与如何参与?至少会面对几个问题。

首先,这是“中华民国在中国”时期的过往,所谓军民浴血抗敌的描述,台湾内部老一辈极少数人曾经是当事人,但并非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与记忆,要怎么界定?

其次,做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总统,既不能割裂历史,又不能伤害战略同盟的日本感情,要如何取舍?

第三,所谓的抗战,国民党军与共产党军至今仍在争正朔,台湾的国军其时代责任又是什么?如何防止混淆?

在一番脑力激荡后,总统找出了“二次大战终战一甲子”的同义词,化解了矛盾,而终战所延伸的“和平”、“自由”意念,更超越所谓胜利的军武本质,为军人为何而战赋予光荣与使命。

总统选择在昨日发表对国军的书面稿,具有定调的作用,他多次使用中华民国(台湾 )的用词,用意非常明显,为接续可能的一系列活动先做厘清动作。

扁团队同时也将焦点移到两岸关系,这是刻意的铺陈,与最近阿扁的多场讲话一脉相承,例如,对北京大肆准备筹办奥运,他日前劝告对岸不要借机宣扬大国扬威,也提醒国际必须同时对中国课以更大责任;现在则是以中国易日本,花相当篇幅批判对岸的不民主,以免国人搞错对象。

总统幕僚透露,总统的讲话更欲向国际、特别是日美做诉求,包括称日本为“合作的伙伴”,强调三大军购案重要性,不希望经过渔权争执等事件后,又因说不清楚的“扩大庆祝”而失焦。

不否认六十年前的“英勇”,着眼点当然是朝野休兵、族群团结,但在国民党有意凸显政党在这次战争的贡献时,国军不是单一政党的国军,一言以蔽之,希望做好一刀两断的切割与区隔。

“抗战 是以中国立场解读”

七七事变今年适逢六十周年纪念,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李筱峰表示,“历史绝对不应该被遗忘”,但如何解读过去这段历史,台湾内部确实有不同看法。

对日“抗战”这个字眼,他认为,其实是站在中国的立场来解读这段历史,但以台湾来说,角度是不同的。中国对日抗战时期遭受日本严重的侵略,以台湾立场来说,也应该表示同情。

他表示,若以台湾为主体,当时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那段时间台湾背负占领国日本对外侵略的罪恶,台湾人民替日本打仗,为日本卖命,也为日本受害,那段历史对台湾来说,可说是“殖民地的悲哀”;简单说,台湾和中国都曾遭受日本的伤害,双方应该保有同理心,并且互相同情,但历史的真相和意义也不可以混淆。

他表示,台湾内部有不同的族群,每个族群对中国对日抗战、七七事变,有不同的诠释角度和历史记忆,各族群对战争虽有不同经验,但共同点是都遭受外来势力侵略,这样共同的经验,其实非常可贵。

讨论过去某段历史,重点在于看这段历史如何和现在生活对话,对现在生活产生何种意义,若以中国对日抗战那段历史来看台湾的定位问题,关注点就在于日本战败后,究竟将台湾交给谁?

他个人认为,在一九五○年代,战争刚结束那段时期,台湾的主权或许真的是未定的,但以现在来说,台湾已经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有自己的政府、国会,也可以选自己的总统,台湾的定位,应该已经很清楚,台湾主权属于台湾全体国民,只是台湾的宪法,以及现在的国号究竟适不适合等问题;也就是说,台湾的定位对外其实是一致的,也就是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只是碍于国际现实,国际有时候无法对我表示承认。

他认为,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台湾内部的国家认同问题无法凝聚共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内部人民的“国家认同”是多元的,这是台湾还要努力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