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限塑三年用量不降反增 小吃店管制面临检讨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二十三日电)限塑政策上路三年以来,尽管对免洗餐具的管制略有成效,但小吃店的塑胶袋用量却不降反增,造成另类资源浪费,行政院环境保护署今天召开会议进行检讨,考虑改从征收购物袋使用费、塑胶原料课税等方向着手,或甚至解除小吃店的管制措施,以免让限塑政策反成增加环境负担的帮凶。

购物用塑胶袋及塑胶类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实施三年以来,虽然包括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量贩店、超级市场、连锁便利商店和连锁速食店等大型企业,塑胶袋个数减量均达八、九成以上,但在餐饮业尤其小吃店的部分,减量却明显失败。

根据环保署统计,以小吃店为主的有店面餐饮业,每年平均的塑胶袋用量约为五千公吨,但限塑政策上路后,反而激增至九千公吨,用量不降反升,加上塑胶袋厚度也由限塑前的零点零二公釐增至零点零六公釐,反而造成浪费资源等问题。

环保署废弃物管理处第一科科长张旭彰表示,对小吃店的限塑措施的确面临名存实亡的窘境,因为小吃店外带的塑胶袋易沾染汤汁、油污,多不易重复使用,加上民众上小吃店多属即兴的消费,比较难事先自备购物袋,且在限塑政策管制的十万家业者中,小吃店便占了八万家,因此检讨声浪一直不断。

环保署目前提出的检讨方案方向,则包括拟参考国外的作法,对消费者征收购物袋使用费,或直接对塑胶原料厂商课征税率,以达到“以价制量”目的。

但张旭彰指出,由于国内、外饮食习惯十分不同,台湾特有的“外带”饮食文化,让课征购物袋使用费在执行上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与反弹,而塑胶袋的塑料用量更仅占总量的约百分之三,若转向厂商课税,其实也不易收到实质减量的功效。

正因为小吃店塑胶袋用量不降反增,环保署内部也逐渐涌出部分对政策本身的检讨声浪,会议上也有人提出,既然越禁越泛滥,不如干脆解除对小吃店的管制,对塑胶袋使用量的减少或许还比较有帮助。

张旭彰强调,目前对限塑政策的各项修正方案,都还只是停留在讨论、评估的阶段,环保署将会尽速拟定修正方案,并邀集各界召开公听会及研商会后,再据以规划可行的替代方式,但在政策未修正前,稽查工作仍会持续进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