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四不 大学品格教育 生活中落实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袁世忠/综合报导〕期许品格教育从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台师大、政大、清大、成大、元智、世新、南华等校,新学期的开始,都有校长呼吁或将品格教育融入社团、活动、课程中,已经成了大学的新品格教育风潮。

台师大要求上课勿穿凉鞋短裤

台师大校长郭义雄今年上任时,首次主持毕业典礼,即要求学生注意穿着仪态,希望他们到校上课不要穿着凉鞋、短裤。当天他并询问学生:“你们穿鞋子不穿袜子,外面再套上学士服,不会觉得奇怪吗?”郭义雄要求学务处研议将“诚正勤朴”校训具体落实在生活教育上。

南台湾的成功大学则以“感恩”做为成大人的核心价值,开学系列活动包括感恩老师影展、亲手做工艺送给老师等。校方并遴选出家境苦但奋力向学、热心助人的学生组成“品德天使”,做为推动品格教育的种籽。

清大希望师长发挥身教影响力

清大则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全部住宿,让学生学习过团体生活。新学期首度规划系列师生座谈会,希望学生透过与老师的近距离聊天,感染师长的“身教”。

政大则与文山社区的小学、中学、高中学校学生组成“政大山林溪社区童军团”,每月率队净山、净溪、巡守,举办捐血活动等,走出学术高墙,善尽社会责任。

元智鼓励学生多阅读古典名著

元智推出“经典五十”教育课程,挑选东、西方古典名著鼓励学生多阅读,期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校长彭宗平认为,科技应与人文兼备,不仅要重视老师的“教”,也要重视“育”,让学生“开窍”。

嘉义的南华大学规划“成年礼”仪式,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出席,在法师的引导下,从静思、演讲到泡茶等,让学生学习品德与尊敬长辈的道理。校长陈淼胜笑说,品德教育“重点在做,不是讲”。

世新校长带领学生作社区服务

世新校长牟宗灿指出,世新去年推出“新鲜人守护神”计划,让一名老师带十五至二十个学生,从教他们如何管理时间、关怀弱势等生活教育做起。

牟宗灿也以身作则带了十八名学生,在假日带他们去景美溪捡拾垃圾、作社区服务,另提倡阅读“谈教养”一书。他发现,一年下来,学生不但课业进步,生活态度也有很大的改变。

台大四不要求 大家谈

期许克制自我行为

前教育部长、中国医药大学校长/黄荣村

品格教育回归到生活基础,就是对自我行为的克制,也要不懈的实践(practice ),台大校长提出的“四不”,应该是对大学生生活最基本的自我规范。

品德展现的更上一层楼,则是希望学生能有“教养”的自然展现,例如尊重他人,对亲友师长的礼节应对;进入到更高阶境界,则是考验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要能“面对诱惑不妥协,面对困难不被击垮”,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从生活实践做起。(文:记者黄以敬 )

首重培养自觉自律

政治大学校长/吴思华

这一代的孩子自私、本位主义、斤斤计较,对于得到的东西都视为理所当然,因为他们成长在父母呵护备至、优裕的环境。

品格教育首要培养学生有责任感,自觉、自律、自我超越,别人托付你的或自己承诺的都要做到;还要有服务心。教授做为学生的行为典范更应自我要求,另外,目前整个教育的大环境也要检讨。(文:记者谢文华 )

校长的话作用有限

台大生物工程学系/大三生连以婷

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道德沦丧,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者不在少数,连台大也不例外。即使已上大学,很多人的心态还是以升学为主,对他们来说,作弊考高分,有利出国念书、考研究所,同学间制止也没用。

校长讲的没错,我也很认同,但我不觉得校长的话能起什么作用,这些原则应该从小就要培养,上了大学,性格已定,很难改变。(文:记者谢文华 )

具体要求比空谈好

台大政治系/大四生赖若渝

台大有两、三万名学生,至少九成都有自行车,有人还拥有两台,不是学生没有公德心,而是能上锁的停车架实在不够。校长指出四点满具体的建言,总比空谈品格好,但那四点在台大究竟有没有那么严重,则见仁见智。

我觉得校长会这么说,是对社会的一种宣示,精神意义大过于实质意义。(文:记者谢文华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