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博馆兰屿本土种蜥蝪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郝雪卿台中市三日电)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研究员黄文山历经十年完成兰屿本土种蜥蝪─长尾南蜥亲代照顾的研究成果,一日登上世界知名的动物行为学期刊 (Animal Behaviour),享誉国际的两栖爬虫类专家Dr. Rick Shine审阅论文后给予极佳评价,认这项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有跳跃性的极大贡献”。

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肯定,黄文山今天表示,大部分的两栖爬虫类在生完蛋或小个体后往往让其自生自灭,例如98%的蜥蝪和95%的蛇皆是如此,然而爬虫类却是具备亲代照顾行为的鸟类或哺乳类的祖先。因此,动物护幼行为的演化之谜,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议题。

在过去十年,黄文山倾全力在兰屿岛上研究约十三种爬虫类的生态及演化学,除了赤背松柏根蛇的研究外,就以长尾南蜥的研究最为透彻。

他发现,台湾的长尾南蜥族群并无亲代照顾行为,但是兰屿的本土种蜥蝪─长尾南蜥却具备了特殊的亲代照顾行为,并且影响了被照顾蛋的孵化率。例如,长尾南蜥在生完蛋后会留在巢中照顾蛋,为了让蛋顺利孵化,母蜥会把蛋掩埋或藏匿起来,还会翻蛋协助孵化,甚至移走已被真菌寄生的蛋以防止整窝蛋被感染等。

当专门吃蛋的赤背松柏根等蛇类入侵巢内时,母蜥会立刻攻击蛇,并用力把蛇推出蛋巢来保护蛋,即使面对大蛇也毫不畏惧,照样攻击,这样的护蛋行为会一直持续到蛋孵化为止。

令人惊讶的是,长尾南蜥只会攻击具有威胁性的蛇类。当研究者把其它无威胁性的蜥蜴如攀木蜥蝪、斯文豪攀蜥、鲍氏蜓蜥和股鳞蜓蜥等置入巢中时,母蜥并不会有攻击行为,可见长尾南蜥似乎认得这些芳邻。此外,长尾南蜥只在有生蛋时才会攻击蛇,非生殖季节时,如果有蛇入侵巢中,它们仅会逃跑而不会攻击。

黄文山表示,兰屿岛中横公路野银段兴建完工仅约十多年,而该处水泥边坡却成为长尾南蜥生蛋的最佳处所,进而演化出亲代照顾,虽然台湾同种的长尾南蜥也有类似在水泥洞生蛋的记录,但并未发现亲代照顾行为。且长尾南蜥对赤背松柏根蛇的攻击行为仅见于兰屿,在其它分布区并无类似研究发现。

兰屿岛上的长尾南蜥的亲代照顾行为,都在保护其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确保生存率,藉由这项研究发现,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动物亲代照顾的由来及交互作用之因果关系。黄文山表示,在后续研究方面,有关长尾南蜥亲代照顾的时间与代价,以及长尾南蜥巢位选择增加后代存活率等课题,都是值得作更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