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废塑胶容器回收率达八成 创造35亿元再生原料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二十八日电)宝特瓶可再生制成假发,鲜奶瓶可变成脚踏车踏垫,台湾去年回收的这类废塑胶瓶多达十四万吨,可堆满四栋101大楼,或绕台湾一千六百八十圈,现在回收量增加,但还有两成的废塑胶容器不知去向,有待民众加把劲参与资源回收。

根据“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管理委员会”统计,如果以容量六百c.c.的矿泉水瓶推算,去年大约回收七十亿支的瓶子,节省约两亿八千万元的垃圾处理成本,创造年约新台币三十五亿元产值的再生原料。

环保署资源回收管理委员会承办组长郑陈龙表示,废塑胶容器的材质分为PET(宝特瓶)、PVC、PE、PP、PS,经过压砖运送、热融押出取得再生脂粒,以废宝特瓶为例,最常见的再生用途就是制成聚酯棉,成品是不织布,或以单丝做成芭比娃娃头发、拉链锯齿等,或每五个废宝特瓶,就可以做成一个环保袋。

另外,装填鲜奶、沐浴乳、洗发精瓶等半透明、非透明材质多属于HDPE,就可做成垃圾筒、工具箱、脚踏车垫、垃圾子车等具弹性的塑胶再制品。

环保署指出,目前台湾废塑胶容器回收商大约有一百六十家,专业的塑胶再生处理厂也有七家,民众只要谨记资源回收三步骤:一冲(把使用过的塑胶容器残余物冲洗干净)、二踏(压扁分类处理)、三(交给资源回收车或是拿到定点回收站),轻松简单就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地球环境尽分心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