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 人生如梦的哲学思维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气: 144
【字号】    
   标签: tags:

科学家们对于梦,有“梦有如气泡一般”的说法,但就口语来说,梦实在是非常美妙的。佛洛伊德深信梦为“愿望的达成”。

小时候常作梦,也喜欢作梦,虽然作的梦大都是恶梦,常常梦到被坏人追杀的情节,等到被吓坏了,梦中惊醒,猛然发现自己依然活得好好的,毫发无伤,只是冒了一身冷汗。

渐渐成长后,由于学书法的关系接触不少佛经的智慧箴言,让自己的心灵提升不少。佛经说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十几年前研习书法看到这段佛经箴言,尚不能了悟其中的内涵深意,但是对于有层次的形而上智慧思维,总不放弃的藉由练书法当中去细细思维其中的奥妙,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思冥想,均能大部分豁然开朗的思索出意思来。

东西方经典名句,或是禅学佛法智慧偈语等等,总不容易一下子翻阅就理解其中的深意,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何况这些了悟的精思入神的智慧大都是毕生的精随所在,如果光从字面上就了然于胸,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他们一生的学问光阴。

有时短短几句话,话中有话,经由自己不断苦读经研中国典籍,以及【周易参同契】等古籍,逐渐可以探索到这些智者圣贤的深遽精言,字面上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越精研典籍越发现他们平凡中不凡的高明智慧。

佛经说道:“如梦幻泡影。”在尼采写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查拉图斯特拉听到一位预言家如此预言:“一切皆虚空,一切皆相同,一切皆曾经有过。”

尼采又说:“生存的永恒沙漏将不断重新流转,而你这微尘的微尘与它相随。”

查拉图斯特拉说:“万物消逝,万物复归;存在之环永远循环。万物死灭,万物复兴;存在之年永远运行。万物碎裂,万物复合;存在之屋宇永远雷同。万物分离,万物复聚;存在之环永远对自己忠实。”

生命永远曾是,就是,将是,永生永世。人生是个循环。这循环不断地来回,一起,分开,一起,分开,一直重复不断地循环不已。

尼采他试图通过轮回之环,把人生命与永恒结合在一起。

还有一件令人好奇的事是,尼采读到受苦对伟大的个人的必要性时是作何反应﹖拉斯柯尼科夫说:“苦难和受苦对一个具高超的智慧和深遽的心灵的人而言,是无可避免的,我想,真正伟大的人在世上必定有大的伤痛。”

在追踪圣经中“神—人抗衡”的转变时,我们发现第一个为人所拥有的神力是解梦的异能,梦和异象因而成为先知向人启示的正式机制,圣经对梦境的严肃态度可说是梦在人类经验中具有特殊定位的重要指标。

梦的国度也在尼采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交集地带举足轻重,毕竟,就某方面而言,两人之间那条互通的路径始于梦,也终于梦。而且都伴随着梦境的实现——尼采童年的一个梦,紧接而来的是他的幼弟之殁;拉斯柯尼科夫的梦里出现他已故的襁褓中的弟弟和一只被鞭打的马,结果是真实上也有一匹受鞭的马。

尼采和杜斯妥也夫斯基都深深被梦的力量和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所吸引。梦也是尼采《悲刻的诞生》第一卷书的主题,他虽对梦作了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类似的评论,也不会使我们感到惊奇,例如他曾说在梦幻国度的创造上,“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

佛洛依德曾在《梦的解析》中引用这段,露•莎乐美之后成为佛洛依德的朋友,自己也是精神分析师的她在其尼采传记中写道:“梦永远在他的生活和思想上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在他的最后几年,他常从梦里面找寻教导的内容。”

莎乐美继续把梦境、真实和另一个尼采思想中十分重要的舞台连系起来,即“疯狂的国度”:“尼采统合的思想涌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梦是所有过去事物的再活跃,另一方面生命之最深刻的本质就是一场梦,我们作为醒觉者必须决定其精神和意涵,所有和梦有关的情况,以及一切引至混沌、黑暗、永无休止的地底生活的,都是如此……。”

当然我们不应全盘接受莎乐美在尼采发疯之后对他的分析,然而尼采在自己的著作《黎明》里将梦和疯狂作了对照排列,莎乐美曾引用其中一段:“在热情的迸发中以及梦境和癫狂的奇幻化中,一个人重新找到他自己和人类的史前历史。”

似乎在佛洛依德《梦的解析》一书中谈到:“提出各种梦运作的机转以及潜意识、意识的交互关系以充分解释‘梦程序的心理’。”

在尼采的梦里,把他潜意识、意识的交互关系发挥到极致,让他的思维再次活跃,虽然生命之最深刻的本质就是一场梦,所谓:“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梦醒戏完,对于当下时代有特别的敏感度和洞察力。看起来好像尼采拥有了梦里潜意识的愿望条件:“过人的聪明思维、超凡的敏感度,以及文学的天才,或许还加上一点疯狂,这些足以说明他激发潜能的一切。”

人生的过程就是变,生命即是变。
梦即生命,梦即是变。
心即生命,心即是变。
心即理,心即生命;理即生命,理即是变。

似乎很多目前颠覆不破的真理,有一天会改变,因为从这里的逻辑推理出我的看法:“理即生命,理即是变。”

变即生命,变即是变;同理生命是分分合合的变与不变;
不变即生命,不变即是变,变即是不变。

佛经说的这句话:“如梦幻泡影。”牵引我许多的形而上哲学思维,似乎生命的过程乃一切皆有过,一切皆虚幻,一切皆梦境。

梦里寻梦,是生命;梦里有梦,也是生命;梦醒时分,还是生命。

我们全然不了解自己生命的本质,只有在梦境中找寻真正的自己。“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诚哉斯言,屡试不爽。我们自负为万物之灵,却最不了解认识自己。

人生的永恒轮回还是“如梦幻泡影。”然而别忘了,生命只不过改变了型态。而且一直生生不息的循环不已;从固体到液体,从液体到气体,从可见到不可见,藉由升华后的灵气魂魄在适当时机轮回成令人屏息的美丽与神奇,经由梦幻泡影重返人间,一个未完成的美丽梦境。

这是生命。生生不息滋养的生命。

这就是你们!

人生如梦,美梦人生。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爱因斯坦说:“在阅读过程中,他找到了阅读的方法,在所阅读的书籍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 永恒不朽的大法则,我尊崇的,因此,吾人便能够使一己之存在,完成于宇宙的大循环中。
  • 在文学的天地里,见证到最真诚的文学艺术来自真心的情感,情感的表现显现出最高贵的灵魂世界,且看文学家们如何看待情感:
  • 重燃生命意志的人,不是从未曾被击倒过的人,而是在被击倒后,还能够积极地往燃起希望,往他要走的心的方向之路不断迈进。
  • 爱由一个微笑开始,经过恋爱、结婚而成长,以一滴眼泪结朿,最美好的将来永远建基于已被遗忘的过去,若要你的生命顺利,除非你放下过去的失败和痛苦。
  • 我在【读书独到的方法】这篇文章中,谈到曾国藩从他一辈子读书思考经验中,总结了四点读书心得,我另外加上一点,称之为“为学五法”,当中读书思考写作练书法,均是读书心法之一,透过深入探索弘一大师,更肯定书法其中的奥妙处。
  • 钱穆对传统文化始终抱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认为历史是一种经验,是我们整个的生命。这种生命不仅仅是自然的和物质的,更是历史的和精神的。钱穆一生受曾国藩影响颇大,平生最钦佩诸葛亮之谨慎,王阳明之知行合一,曾国藩之通经致用,而于曾国藩可谓贯穿始终。
  • 天才型的诗人与文学家有一种特殊的心理性质-感伤敏感,在歌德的这句诗里:“性格则生于激流。”仿佛已经替诗人歌德塑造出他的内心性格,才华来自于宁静的优雅环境,可以是书房一角,可以是远离尘嚣的山林,也可以是置身无人认识的城市公寓里。
  • 大自然是一种语言,是一本书,一幅画,一句句智慧箴言,只有那些已经把自己的感官加以净化的人可以读懂。

  • 歌德说:“美,是神秘的自然法则之表现。如果不能以美的表现,而为人所知,则自然法则会躲藏,叫为永远的秘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