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哲学思维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气: 437
【字号】    
   标签: tags: ,

永恒不朽的大法则,我尊崇的,因此,吾人便能够使一己之存在,完成于宇宙的大循环中。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以后,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傅伟勋博士一生着重在探索形而上的哲学思维,对于“生命的学问与学问的生命”尤其专精,晚年因为罹患癌症而探讨生死学的意义,越来越发现到人的精神不会随他生命的结束而完全消失,而会永垂不朽,如同太阳,在东升西落,在我们眼中下沉时,实际上它并未消失过,依然在它所在的地方绽放光芒,且光芒不曾断过。

傅伟勋博士生前在一所大学成立生死研究所,让他钟爱的生命哲学可以延续下去,歌德说过:“死亡即完成!”这五个字非常有力量,却刻骨铭心,发人深省,我更深信“死亡即完成生命的延续过程!”它应该只是过程,而不是完成,既非终点,也非结束。

生命若环,世代相扣,存在无垠,绵绵似浮云。

生老病死似乎在我们出生时便已经知道的答案,叔本华说过:“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虽然尼采反驳:“生命是一派欢乐的源泉。”背后就是一种痛苦中的欢乐。

其实,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循环过程。死亡的终点才是生命的结束,亦即宇宙生命的循环结束。

怎说呢?根据尼采的“永恒轮回”说,论据类似于能量守恒定律。他说,世界是一种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的力,置于一定的空间中,因而其组合不可避免地具有重复性。这个重复性就是生命的循环,应该说自然界的万物万事都会循环不已。所以当我们的生命藉由生老病死,逐渐迈向死亡的同时,那是自然界的循环理论,透过循环才能像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生老病死是一种物极必反的循环过程,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里与古书上所说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刚好是同一个道理,只不过“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更富有全面性的物极必反,非单指冬至夏至的季节循环。

藉由“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更明白清楚印证尼采的“永恒轮回”说,也同时加强了我说的“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循环过程。”这里谈的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是能量的转换过程,也即是气的转变时刻,跟我有篇文章谈到“精气神的哲学思维”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经由歌德的诗里可以思维出一些气的端倪:

“生命的呼吸过程中,有两种恩惠,
即吸入空气和吐出空气,
前者会压迫胸腔,后者则会纾解胸腔;
生命原本就是不可思议的混合体,
所以,当祂压迫我们时,要感谢,
当祂纾解我们时,也要感谢。”

其实,动物的呼吸作用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且经由两种作用的循环,让氧气体生生不息的为我们所用,藉由吐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经由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再次让动物们与植物行呼吸作用。

这里氧的气体就是我在“精气神的哲学思维”里所说的“清气”,清气越多越能让人充满舒畅的feeling,所以春秋两季清气较多,除了气候的因素外,这两季也符合中和之道,什么是中和之道呢?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大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能把中和之道理推而极之,圆满而致得之,那么,天地一切都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此外,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那秋季作如何解释呢!我在研习书法几十年中,体会到书法真正的美在“中和之美”,那才是美中之美,美是一种境界,一般人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视觉新鲜感,其实,那是不了解真正的美学内涵。此外,书法真正的美中之美在富有“秋气”,也就是秋天的凉爽清气,这种清气给人一种天凉气清,惠风和畅之感怀,在王羲之最有名的行书字帖【兰亭序】,便有这种闲闲而来的秋高气爽的微风,富有诗书气自华的王羲之在此良辰美景下书写,更能书写出有别于俗情的不俗的美的书法神品来。

我并不是说【兰亭序】在秋天写的,而是它的内涵有秋的美学气味,书而为文,使得文情并茂,书艺传情,这只怕一般人要细细品味当中的神妙feeling,或能了悟其中的美的形而上感怀。

事实上,王羲之名帖【兰亭序】写于暮春之时,相当于现在这个时节,有点冷又不太冷,有点热又不太热,冷中透出凉意,热中隐含秋爽,真的宛如秋高气爽的好季节,这样说起来,春秋两季清气较多,是符合中和的中庸之道。

至于夏季过热,冬季过冷,物极必反的结果产生“阳极阴生,阴极阳生。”此时浊气必然较多,清气自然减少,相对于人的情绪也有不好的感应。阴极阳生,生生不息,到了春天时万物滋生,绿色植物吐出新芽,发出绿叶,绿草也从土里静静地冒出来,当绿色植物透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氧气时,清气慢慢增加,浊气就会缓缓减少,所以清浊之气需要季节的沉淀功夫,也是我经由西哲所说:“沉默,为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恶。”

“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恶。”其中善就是一种清气,一种中和的平静之气;恶就刚好相反,是一种浊气,一种情绪失调的不平之气。所以说:“气之流动在天也在人,在人也在心,在心也在静。”静可以养心,静也可养灵,灵气之萌发在宁静致远的感应中,透过阅读中西方经典,灵遇东西方哲人圣贤豪杰,感通无极的宇宙时空中,纯属妙不可言的“定静安虑得”的循环思维。

推理到这里,才发现感通无极宇宙现象在“静极思动,动极思静”的逻辑思维,这又跟“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不谋而合,就像我们在月球上观察地球,感觉上它是静止的,然而真实世界它是不舍昼夜的旋转不已;我们身在地球上感应自己,感觉是动态的,然而透过晚上睡眠又回归到静止的状态。所以说“静极思动”这四个字涵意非常深奥,在我的新书【成就愿景的八句箴言】里,把reading(阅读)+thinking(思考)+action(行动)=advantage(优势),透过reading(阅读)+thinking(思考)静极思动,谋画而后动的action(行动),才能产生智谋远虑的形而上advantage(优势)来。

然而经由reading(阅读)+thinking(思考)+action(行动)+passion(热诚)+success(成功)=vission(愿景),reading(阅读)+thinking(思考)+action(行动)乃
静极思动,action(行动)+passion(热诚)+success(成功)迺动极思静,此时,自然而然塑造出vission(愿景),即我常说的美丽愿景(Beautiful vission.)

原来,这本书的精随追朔到源头就是易经里精华的“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也符合道家的太极精神,这大概是穷究毕生的学问后,对于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了一个总结。

最近对于美丽愿景(Beautiful vission.)有新的体会感悟,也即老子所云:“道法自然。”非力运所能成,端赖读者朋友从我的新书里去细细体会,你们将找到人生的美丽愿景(Beautiful vission.)@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 刚开始,经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口水都会流出来。慢慢等他大一点,他会拉着我的手,自己走几步。再大起来,他就喊着广告词,变换着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着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们欣赏龙山路华灯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赏着我们这一对母子。
  • 朔风吹。1968年底,一辆“跃进”卡车把我们一批知青载到了南汇东海农场老九队的海边。 中港一带的护塘东堤脚泥滩上,已经扎起了两排芦席为墙,稻草复顶的草棚,一排十间, 每间五张上下铺的双人铁床,住八个人,另一空床,上铺堆放箱子行李,下铺放些面盆之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