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埔事件后辈拜访郑永金 要为抗日志士立碑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县二十七日电)台湾历史重要武装抗日事件“北埔事件”今年满一百周年,北埔事件领导人蔡清琳的外曾孙吕芳华等人,今天拜访新竹县长郑永金,希望为当年殉难义士寻尸立碑,并澄清北埔事件的历史定位;郑永金十分重视,也允诺农历九月前先完成找回先人骨骸,让死者入土为安的阶段性工作。

吕芳华表示,北埔事件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武装抗日事件,不过,新竹县志却引用日据时代资料将抗日志士视为贼首、草寇,并不客观。他表示,前内丰国小校长杨镜汀所写的“内丰耗劫–北埔事件秘闻”一书对北埔事件做深入探讨,值得参考。

吕芳华指出,台湾史基本上就是一个族群斗争史,他希望藉由立碑诉诸世界和平与族群共和,记取历史教训。

在台北开设工作室的通灵者刘淑銮表示,她于前年在静坐时感应到城隍爷降乩,希望为烈士寻尸立碑,便积极投入这项工作。

她说,目前在北埔乡有日本人为纪念北埔事件中五名罹难孩童而立的“五子碑”,但纪念当地烈士的地方却仅有简单的石碑,里面并无骨骸,因为战乱,尸骨已不知埋在何地。她认为,趁着当地熟悉北埔事件的老人家都还在时,寻尸立碑一事相当急迫。

北埔乡外坪村长杨文国表示,北埔外坪村的“深坜刑场”就是当年抗日义士遭日人处决的场所,虽然蔡清琳已经入祀忠烈祠,但是百年来,却始终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葬身场所。

郑永金对此表达重视,也希望亡者能尽速入土为安,并允诺农历九月前先完成找回先人骨骸的阶段性工作。他也指示文化局尽速召开会议,就北埔事件历史定位及碑文内容方向整体考量;另外,民政局也将就土地使用合法方面,尽速完成相关作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