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基会指捷运施工人行道危机多 吁给好路走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十六日电)捷运系统施工期间对行人与车辆造成极大不便,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今天公布内湖、南港、芦洲捷运施工造成人车争道、人行道宽度小、行进过程阻碍多等各种问题,秘书长黄怡腾形容临时性人行道如同“十八铜人巷”处处是“机关”,呼吁台北县市政府尽速修正缺失,给民众“好路”走。

日前有民众因不满捷运施工造成行人通行不便,向消基会反映,消基会上午召开“‘歹’路不通行!捷运工程下,行人路权受侵害”记者会,公布今年五月八日至十日观察施工中的五线道路:内湖线、南港线、芦洲支线、新庄线、信义线的各种缺失照片。

消基会交通委员会委员、台湾大学土木研究所教授张学孔在记者会中也指出捷运施工的八大缺失,包括:未设渐变段让车辆缓冲、预留的人行道宽度不足,原则上应有一点五至二点五公尺的宽度、公车站移动后未明确告知、施工单位扩大施工范围,缩减行人用路、夜间照明不足、尖峰时段号志未配合调整、义交指挥人力不足、施工地区路面平整度不够。

黄怡腾表示,像捷运内湖线人行道宽度过小,行人必须行走宽度仅约零点五至零点六公尺的临时便道,如果又遇到下雨天,手中的伞与工地围篱容易产生碰撞,增加行走的难度,而芦洲线的人行道上,有电力设备、任意停放的车辆,行人在行进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物,导致行人被迫行走在车道上,险象环生。

消基会表示,信义线也有行走空间无法连续的问题,原本应该是连续的动线,因为工程导致行走空间常曲折换道,不知何时会蹦出机车或脚踏车从行人脚边经过。

而芦洲线也出现公车站牌换来换去,南港线的工程工地,长约五百公尺,围篱高度约有两百公分,行人通行的路面不平整,上方或下方又常有线路掉落,消基会说,妇女与儿童如果夜晚行走在这种路上,实在难以令人放心。

黄怡腾以日本图片为例指出,像日本施工时,不但夜间会有照明提示,路口还有导护人员提醒民众,反观台湾捷运系统,很多人行道根本无法行走,行人被迫与车争道,如果工程人员事先能将先人行道上的障碍物移至设施带范围,民众才能安心行走,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张学孔呼吁,县市政府交通局对于施工计划,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思维,用更好的交通维持计划与施工法,让行人与车辆受到保障。张学孔说,台北市政府有交通维持计划审议委员会,审议后交通局有责任做好督导工作,如果是督导人力不足,应尽快补足人力,才能有效监督施工单位。

消基会表示,如果民众因为政府施工计划的规划不当而受伤,可要求国家赔偿,如果发现施工单位在人行通道规划上有问题,也可拨打台北市政府畅通工程中心反映意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