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国防部:确立常后分立 因应未来战争型态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旭台北十八日电)国防部作战及计划参谋次长室次长程士瑜中将今天在立法院表示,近年来中共军力高度扩张,对台湾威胁日增,且在高新技术发展和信息化作战趋势影响下,新的作战理念不断涌现,因此国军在“精减常备、广储后备”的国防建军政策指导下,后备兵力需求及统合战力发挥是重要课题。

程士瑜上午原定赴立法院国防委员会,进行“从国军‘常后分立’政策探讨陆军国土防卫规划方向”专案报告。因出席委员未达法定人数,改开谈话会。

程士瑜指出,常后分立制度是依国防部军事事务革新(RMA)规划,将原有常备部队相关后备、员及新训等任务单位,转移由后备司令部接替,并由国防部后备事务司负责督导,使国军地面部队明确区分常备与后备两系统,改正以往各地面部队须依赖动员后始具全战力的“常中有后”兵力结构,因应未来战争型态战斗节奏快、无前后方之分的特质。

他也说,二零零四年起,国军本“常备机动打击、后备城乡守备”理念,以“常后分立”为导向,结合“精进案”第一阶段施行,调整常、后备部队兵力结构,使三军常备部队平、战时编装均一致,以减轻动员整备负荷,专注快反制变、机动打击的战力整备。

程士瑜表示,三军地面后备部队移编后备司令部,负责“编、管、选、召、训、装”等战力整备事宜,于战时动员后,依战力恢复进程,将后备部队指挥权转移各战区,遂行国土防卫作战。

程士瑜说,面对未来威胁来源并非局限于“线性”扩展模式,中共极有可能以“突击瘫痪、快速攻掠”,“非线性”形式,直接冲击政、经、军、心及社会各层面;因此国土防卫作战必须广义思考,期使国军地面战力规划,符合三军联合作战及全民总体防卫的战略环境,建构全方位作战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