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民复名破千人 大人小孩同喊美丽的名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思嘎亚‧曦谷台北九日电)一九九五年姓名条例修正到今年四月底止,原住民复名人口达到一千零四十三人,藤文化协会与织罗文化工作室今天在青辅会青年交流中心举办“欢庆复名破千人”记者会,邀请复名的大人、小孩,同声喊出自己美丽的名字。 七岁的邵曼‧牧力与三岁的以章‧牧力姊弟用童稚的口吻骄傲地说出自己的名字,他们的父亲、四十岁、阿美族的牧力‧感都说,先前他在身份证上的汉姓“张”,几年前到中国旅游时,遇到一名同样姓张的中国人问他:“您是张家第几代”,激起他恢复传统名字的念头,直到儿子出生当天,他便开心地到户政事务所帮全家复名。

六年级后段班的阿美族舒麦‧卡照是一名音乐DJ,离开家乡到台北十二年,她说,在都市中求学、工作时因为特有的五官常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她一直躲在“邱莉娟”这个不具意义的汉名里,直到有一年冬天,在老家的火堆旁听妈妈诉说她名字的意义,让她感到自己有多么特别。

三年前,舒麦更在藤文化协会理事长马跃‧比吼的鼓励下,恢复传统的名字,找到真正的自己,为此也创作了“我的名字舒麦.卡照”一曲,并获得“94年台湾母语原创音乐大奖”原住民族语组佳作的肯定。

五十七岁、阿美族犁百‧辛系‧拉拉库斯表示,刚出生时,父母到户政事务所帮她报户口,承办人员听不懂“Lipay”这个陌生的辞汇,就擅自帮她取名“张里梅”,不识字的父母也只能点头认份,直到进国小后,她才知道自己有个汉名。

犁百回忆起自己在八、九岁时,曾经为了妈妈不能以清楚的国语讲出她的汉名为羞耻,长大后,了解到原住民权益上的弱势,才对母亲感到抱歉,她更在八零年代与台湾妇女运动结合走上街头,争取原住民恢复传统名字的权利。主办单位在欢庆原住民复名破千人的同时,也要求社会影响力大的原住民立委们,能像维吾尔族的民运人士吾尔开希或蒙古族演员斯琴高娃一样,在公众面前喊出自己的原名,也让汉族占多数的台湾社会习惯非汉族的名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