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晶圆厂 逾半数将阵亡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7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友芳/新竹报导〕美商斯麦半导体(SEMI) 贸易部门新出炉的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成长中,但半导体业因缺乏伙伴奥援与有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半数以上晶圆厂将难逃关厂歇业的命运。

SEMI估计,目前中国半导体业包括老旧厂房在内,约共有30多座晶圆厂,其中有八至九座为八吋厂,仅一座12吋厂,其余多为六吋以下晶圆厂。

可能仅40%可存活

SEMI中国分公司市场研究经理Samuel Ni表示,近几年,新兴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建厂或提出建厂计划增多,中国的晶片市场需求虽持续成长,但不少产业界预测,当地晶圆厂因缺乏合作伙伴与具竞争力的技术,恐将进行整并。他认为:“可存活下来的晶圆厂不到50%,可能仅有40%。”

中国市场大,吸引为数众多的公司看好未来发展,相继投入中国半导体市场,例如最近IC Spectrum Co. Ltd.与日本Toshiba签署一项0.35微米制程技术移转的协议,以期能开展晶圆代工的业务,这将用于兴建中的昆山八吋厂生产用。

整并、亏损消息不断

积极进行合并案例,像亚洲花旗环球市场公司最近也代表华润励致公司以8.8亿港币收购亏损的华润上华科技的剩余股份。另遭遇困境的业者也渐浮上台面,SEMI举例,宏力半导体政商关系良好,却仍持续亏损,不得不寻求延后偿还或豁免6.8亿美元的贷款可能性;Intel支持的纳米技术公司也营运不顺。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 The Information Network表示,中国预计在2004至2008年间将兴建至少43座晶圆厂,许多地方政府纷提出优惠条件吸引半导体厂商前往设厂;中国的第11个 五年计划也将兴建八吋和12吋厂列为重点项目。但中国的晶片市场消费将持续大幅超过晶圆产量,供给和需求的差距仍在扩大中,去年中国半导体需求成长32%,产值约450亿美元,尽管为数众多的半导体晶圆厂正如火如荼的加入建厂中,但自制晶片产量仅90亿美元。

登陆设厂 业者宜三思

记者洪友芳/特稿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成长幅度快速下降,如今,又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半导体业因缺乏伙伴奥援与有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半数以上晶圆厂将难逃关厂歇业的命运,这对踊跃递件向政府申请到当地投资设厂的台湾业者,应进一步评估可行性。 全球知名市调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指出,2005年中国地区IC制造业的成长率为12.6%,远低于2004年的116.6%;另资本支出成长率也落后国际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平均值,显见发展半导体画大饼的思维面临发展的瓶颈。

资本支出对未来产业的成长性具指标性的意义,去年北美地区半导体业的资本支出比前年成长15%;南韩在Samsung及Hynix的积极扩产下,去年资本支出较2004年大幅成长25%;台湾业者去年仍力守资本支出额,仅较2004年微幅下滑2%,相较之下,中国半导体业去年整体资本支出较2004年下滑高达47%。

中芯国际为中国IC制造龙头厂,产值市占率达45.3%,2004年的成长率高达166.4%,2005年大幅滑落,降到19%,其中大部分靠代工DRAM等产品撑起成长额,若以逻辑非记忆体IC产品比较,中芯去年的成长率仅微增0.4%,不仅逊于新加坡特许半导体的2.9%,更远落后台积电的8%。

工研院IEK指出,南韩透过记忆体产业壮大半导体业版图,台湾则是藉晶圆代工产业撑起半导体的一片天,才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抗衡,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展缓慢,IDM厂为主的老旧制程的竞争力更为落后。

台湾业者着眼中国内需市场磁吸力,从晶圆厂到封测业都有意递件申请登陆投资设厂,但市况显示,赴中投资设厂将无利可图,若发生亏损或关厂歇业,对投资者及小股东更无法交代。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晶圆厂动工 茂德如虎添翼
联电将在南科举办大型人才招募活动
台湾晶圆厂原料涨 不排除转嫁
618购物节销售下降 中国零售业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