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间古物 市府要颁证书了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台北报导〕日本台的“稀世珍宝开运鉴定团”节目广受欢迎,请来各种古物鉴定专家,为民众鉴定自藏的稀世珍宝有多少价值,有人拿出小时收藏的绝版卡通公仔,有人拿出祖父在后花园种植百年的盆栽,还有人拿出骨董点唱机,希望专家们能为民众认证这些古物价值。台北市政府将在今年成立“台北市古物审议委员会”,首创全国接受民众申请古物鉴定,经认定为古物者将发给认证书,让价值永久保存。

文化局表示,中央虽设有“古物审议委员会”,但该委员目前仅对国宝级的公有古物进行鉴定,并未受理民间古物鉴定,台北市政府成立古物审议委员会后,将受理一般民众申请鉴定古物,但仅发给证书,不涉及价格鉴定,委员会第一次开会后将订出作业准则,公布后始可开始受理申请。

台湾骨董市场蓬勃发展,但消费者往往对骨董真假很难分辨,文化局表示,该委员会不会主动就各骨董店的古物进行鉴定,但可接受民众提出所属古物的鉴定申请,或许可提供消费者另一种参考。

文化局表示,因古物鉴定过程会发生许多细微的争议,例如仿古问题,委员会发出的认证书必须避免被复制,或者古物所有权的问题,也可能在古物经鉴定后出现争议。

文化局表示,过去曾有许多民众打电话到市府希望能协助鉴定家中古物,例如裁缝机、硬币、佛像等,也有人是没地方保存古物希望市府代为珍藏,未来经委员会鉴定认证的古物,也可由所有人捐赠市府放置于未来的台北城市博物馆。

市政会议昨天通过“台北市古物审议委员会设置要点”,将设15至19位委员,由台北市文化局长担任主任委员,副局长担任副主委,另外包括市府教育局、市立美术馆、台北市文献委员会为府内委员,府外委员将聘请具艺术作品、生活及仪礼器物、图书文献、遗址出土古物、法律、文物保存科学及修护专业学术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

汉宝德︰专业人才不足 后果大乱
魏德文︰文物研究 迈向正面发展

〔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将着手进行古物审议工作,部分专家对此表示,鉴定古物虽然可以判定古物真伪、确立文物价值,但未来想必“困难重重”,更有专家直言“古物审议,实无必要”。

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宝德得知台北市政府将着手进行古物审议,大感意外,他说,中央教育部研拟这项政策多年,一直没有具体结果,后来把“球”踢给文建会,想不到现在连地方政府都要开始搞古物审议,未来势将引起纷争。

他说,古物审议袭自有百年鉴定历史的日本,日本人由于敬重古物、相信权威,古物鉴定的权威性才得以建立,中国官方虽也着手鉴定古物,但至今无法得到全民认可,连国家博物馆都不愿标示鉴定结果;他说,台湾欠缺古物学者,加上人民普遍不信服专业判断,未来如果每个地方政府都各自建立审议标准,肯定后果大乱。

“喜欢的人自然会收藏,干嘛要鉴定?”汉宝德说,欧美国家官方至今从未进行古物鉴定;他说,目前台北市光是“古迹”价值的审议结果都已备受争议,但至少古迹的指定还有“集体记忆”这类模棱两可的字眼可以打混,政府着手鉴定拿无法在“集体记忆”上作文章的古物,后果不堪设想。

古书专家魏德文表示,基本上他赞成政府着手鉴定古物;多年前他鉴定一份康熙时代(约1660年代 )的古地图,发现这份地图使用的是工业革命时代以后出产的量产纸,与康熙时代应有的手工纸不同,判定这是一份赝品;魏德文认为,审议古物可以判定古物真伪、促进文物研究正面发展。

不过,魏德文也强调,政府审议古物势必将面临重重技术难题,例如古物专业人才是否足够、可信?魏德文说,古物的文物价值往往不等于它的市场价值,市府未来审议古物应着眼于文物价值,避免成为拍卖场的商品鉴定工具,但他认为,古物鉴定未必能对收藏者带来商业好处,审议结果能否为收藏者所接受,恐怕也有待观察。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