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与书摘:从对立到共生,共创生命价值──序“珍爱地球”

李伟文
【字号】    
   标签: tags:

印度人一向认为凡是两河交会点一定是圣地。

我想,思想的交会也是神圣的。

每当一个观念或一种生命态度触动了我,我总会惊起,恭恭敬敬的接受这种心领神会。

老实说,池田会长与亨德森博士的这本对谈录,我几度掩卷不能竟读,因为感受到他们的气度视野、悲天悯人的胸怀以及积极乐观永不止息的行动力而屡屡不能自已。

池田会长是当代非凡的思想家与宗教家,他以人本主义为理念,为人的尊严与全人类的和平而努力不懈;亨德森除了是近代环保理念的引领者之外,更是积极推动市民运动的实践者。透过他们的对谈,可以让所有关心环境珍爱地球的朋友,得到很大的启发。

对谈的形式是思想传递很好的方式,远溯至柏拉图的对话录,是西方哲学的滥觞;在东方,佛陀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下来的佛经也形成了东方文明的基础。

池田会长与世界各个专业领域开创者进行的一系列对谈,相信在这个时代,具有特别的意义。

正如同池田会长所说的:“住在地球上的人们,透过对话,加深相互的理解,从对立到共生,从分裂到统合,改变人类史的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要不同立场、不同党派、不同民族的民众互相对话,是不容易的。因为真诚的对话始于深刻的了解对方,认真的倾听对方。我常常有很深的感慨,在台湾这个过度政治化的社会,以及这个以作态作秀为主流的影像时代里,人们已经习惯以耸动、断章取义,制造冲突的方式来吸引目光的聚集与媒体的镜头,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对话愈来愈困难。因此,池田会长指出的“不需要舍弃小我完成大我,不如让小我互相理解,共同完成大我”,这种共创双赢化竞争为合作,彼此共存的社会,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目标。

池田会长与亨德森博士在书中提到许多具体实践的方法,其中特别指出要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尽可能展开行动,并且强调就算是无权力,也能进行有效的活动。

的确,不管是希望达成社会改革或是人心观念的改变,这种市民运动是一种长期的实践过程。我在多年的环境参与中体会到,无论谁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只有自己能教导自己。我也发现,一个人在自我承诺的行动与付出的过程中,就会发展出改变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可能来自别人的强迫威胁,也不可能来自别人的教导或训示,因此,如何温柔的倾听一个人的内心,从别人的感受出发,让民众从点点滴滴的行动中累积出改变的力量,这就是这些年来荒野保护协会所推动的温柔革命。

池田会长也提醒,要改变社会原有的生活方式,人类应该重新省思什么才是“富裕”,从根本改变这个观点,是关键所在。

的确,我也深深体会到,环境运动的真正敌人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内心的贪婪,为了物质享受舍不得改变生活方式;是我们的懒惰,只想抄捷径抢短线,找最容易的路走;是我们偏狭的心,无法弯下腰倾听大地的心,倾听别人的心,不愿更宽容、更柔软的看待所有不同的意见。

我常以佛洛姆在《人类希望》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警惕自己:“我们不是变得更强就是更弱,不是更聪明就是更愚蠢,不是更勇敢就是更懦弱。每一秒钟都是做决定的时刻……每一个爱的行为、认知的行为和同情的行为,都是一种复活。每一个懒惰、贪婪和自私的行为,都是死亡。每一刻生存的时间都将复活与死亡置于我们面前,要我们选择,而我们每一刻都给了答案。这个答案并不在于我们说的和想的是什么,而在于我们怎么生活、怎么行为、怎么行动。”

佛经中常提到誓愿与共业。我常常觉得环境议题是共业,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而独善其身,就算是你再有钱,再富可敌国,都无法自外于这个文明,这个地球。

共业唯有以共愿来化解,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付出行动以及改变我们的生活时,现在的危机或许就是我们的转机。

(转载自李伟文部落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京中华会馆于2005年1月1日中午一时正,举行年度新旧任主席、副主席暨议职员交接,宣誓就职典礼之后,旋即由新任主席黄浩源、副主席何淑妙、李伟文召开就任后的第一次议职员会议,并就即将到来的庆祝新年活动,进行筹划与分工。
  •   依据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在小学阶段,是孩子情绪发展的最重要关键。所谓情绪发展包括同理心、包括对生命经验的铭印现象,包括以后与人相处、与自已相处,这些属于人格成形最重要的发展。
  •     身旁的树叶随着微风轻拂,将阳光筛成许多小圆点,在身上游移。闭上眼睛,倾听风中树语婆娑,鸟儿啁啾,虫鸣唧唧,突然一只松鼠跳飞而过,抖落了几片树叶,像舞台上的碎纸花,纷纷撒落在身上、撒落在身旁的枝干上……这是苏俊郎“台湾第一位领有‘爬树执照’的教练”置身四十公尺高的巨木树冠上,享受拥抱大树的滋味。
  •   耀国喜欢大笑,那种肆无忌惮的放声大笑。但他的专长,却是引人哭泣,一身“催泪功”无与伦比!
  •  我一直强烈怀疑,耀国曾私下偷偷恶补,才能成为如此杰出的生态解说者。但耀国死不承认,坚称自己仍是当年那个“荒野五十步”。
  •  我一直很好奇,经常从事夜间观察的伙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丛林里,会不会觉得恐惧?同样的问题我问了许多朋友,其中答案最有趣的,非两传兄莫属。
  •   凭着“猎人”的直觉,张由美很快找到一整片紫色的高山沙参。她一手抓着相机,一手攀在陡峭的岩屑坡上,想尽办法靠近这群只有数公分高的小风铃。可是岩屑坡很滑,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着力点,但她顾不了这么多,尽可能采取各种“怪异”的姿势,只为了把她的“猎物”纳进底片。
  • 高智晟承传了母亲的善良、勤劳和坚忍。他做律师,常常是免费为最底层穷人打官司。他走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心想着那些还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所以他告诉妻子,“我觉得我跟这个社会是隔开的,我融入不到这个社会当中。因为我挣的钱越多,我的当事人的苦难越多。”
  • 爸,书终于要出版了,我花了好多时间重新认识您,拼凑您,书写与刻划您,您又重新活过来了,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台湾的历史与未来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