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3海里内禁渔 渔民冒险偷跑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荣祥/高县报导〕台湾近海渔业资源枯竭,三海里内禁止捕鱼措施未落实及气候改变都是原因,渔民缺乏远见的观念与作法害惨自己与子孙,政府相关单位更是责无旁贷。

渔民们多知道,不少渔船捕鱼时常未遵守三海里内禁渔政策,加上双拖快速网(两艘渔船合力拖网 )在禁渔区内大小通吃、一网打尽的捕鱼方式,是加速渔业资源枯竭窘境的主因之一。

有渔民透露,海巡署值勤还算认真,但巡逻密度固定、且日夜监控情况有别,加上执法程序常先讲情(劝导离开 )再讲法,即使查获渔船违规,有关系的渔船事后仍有机会“抽单”,使得不少渔民甘愿冒险“摸鱼”。

有些渔民无特殊人事背景,初期生怕遭罚而选择遵守规矩,结果看见其他同业多在违规,不得已又跟进,越来越多渔船就在三海里附近徘徊、伺机而动。

少数渔民愿接受保存资源作法,无奈更多人因现实考量,宁可挑战法令以维持生计,显见相关单位宣导与管制作为效益都有待加强,无论近海、远洋都有漏洞。

渔民捕鱼观念亟待调整,渔业相关单位作为仍须加强,渔业资源枯竭且前景未明前,人力断层短期内恐怕只会持续扩大。

祸首 中国渔船越界捕捞

〔记者刘禹庆/澎湖报导〕澎湖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县府农渔局长胡流宗表示,中国渔船越界捕捞及奇比、韦恩台风破坏潮间带潮池,都是破坏渔业资源的祸首,另外部分不肖渔民,将捕捞技巧及先进网具外流中国渔船,也是造成洄游性鱼类中途被拦截的主因。

离岛澎湖县除严格实施三海里不得进行拖网渔业外,同时也禁止灯火渔业、潜水业在内海作业,除了县府澎兴号、澎湖海巡队加强取缔外,澎湖地检署主任检察官吴巡龙,更不时指派检察官,不定期率队前往内海缉察,同时县府每年更投入百万尾鱼介贝苗放流,双管齐下复育澎湖海洋资源,但渔业资源却日益枯竭。

县府农渔局长胡流宗表示,这是长期生态环境破坏的结果,中国渔船越界捕捞是最大的祸首,另外奇比、韦恩台风过境,将鱼苗栖息繁衍的潮间带潮池填平,遭到砂砱覆盖,使鱼苗没有生存空间,都是原因之一,但因受限砂砱(硓?石 )进采的不合时宜法令限制,都影响澎湖渔业资源复育。

另外,部分不肖渔民将澎湖捕捞技巧及先进网具,私下外流中国渔船,导致中国渔船中途就拦截洄游性高经济鱼类土魠、中华䲠鱼等,导致渔获量锐减,更有甚着,澎湖渔船雇用中国渔工,进行非法电鱼,当中国渔工返乡后,就以非法电鱼技巧,在澎湖海域作业,破坏澎湖海洋生态甚钜。

针对澎湖内海资源日益枯竭,澎湖县农渔局已展开内海底栖鱼类、潮间带复育调查计划,并研议开放部分人工采撷硓?石,更积极推广养殖技术,但胡流宗语重心长的表示,县府的积极作为,也希望渔民能配合,才能将海洋资源,永续留给后代子孙。

规范50吨内拖网渔船 小型舢筏不限

〔记者王荣祥/高县报导〕3海里禁渔措施实施至今近20年,主要禁止内容是规范50吨内“拖网”渔船不得在3海里内作业,小型舢筏不在限制范围;管制方式采取高额罚款,但也有渔业主管机关认为直接扣照比较有效。

沿海3海里渔场是大多数鱼种繁衍空间,台湾渔界在民国70年代为捕捞魩仔鱼而大量引进双拖网渔船,却意外使得沿岸大小鱼种悉数被捕捞上岸,严重冲击渔业资源,在生态环保团体与部分渔界人士极力争取下,政府遂积极推动3海里禁渔措施。

拖网必须在中型渔船上才得使用,规范拖网形同规范中型渔船,小型舢筏因捕获量小、且鱼网不致深入海床,遂不在限制范围内。

取缔三海里拖网渔船工作由海巡署负责,通常是以巡逻、或渔民检举获知违规情资,但仍须至现场发现并取得“实际下网”证据,才能作为告发依据,第一次罚3万元、第二次加倍至6万元,第三次12万元,以此类推。

由于渔业环境变差,海巡单位考量渔民生计,执法也有些许缓冲空间,部分区域初罚会先委请渔会宣导教育,第二次后才会开罚,有些渔船距离3海里界线“旁边”,海巡也会以劝说离去为主,但也有渔民甘愿冒险。

有地方渔业主管机关建议,干脆扣照至一定时间处罚违规渔民不得出海,吓阻效果或许比罚款还好。

禁捞魩仔鱼 枋寮渔民叫苦

〔记者郭芳绮/枋寮报导〕魩仔鱼是枋寮乡重要经济渔业,台湾沿海渔业资源枯竭,渔业署拟从明年起全面禁捞魩仔鱼,直接冲击枋寮渔业及渔民生计。枋寮区渔会总干事杨坤辉表示,倘若明年确定禁捞,他忧心魩仔鱼产业消失,渔港也跟着没落,他将持续与渔业署周旋,盼能限期开放捕捞。

枋寮海域是全台最大魩仔鱼渔场,夏季禁渔期一过,近来枋寮渔船又开始忙碌出海捕捞魩仔鱼,秋季魩仔鱼数量较少,物以稀为贵,魩仔鱼卖价不错,每斤220元,但渔业署明年计划全面禁捞魩仔鱼,使渔民往后生计顿时蒙上一层阴影。

魩仔鱼主要是鲱科、鳀科鱼类的幼鱼总称,其中还掺杂了其他鱼类,身体大多呈透明状,体长平均约4公分,由于魩仔稚鱼过度捕捞,以致沿海渔业资源迅速衰竭,因此渔业署才会计划禁捞。

渔会总干事杨坤辉表示,有些渔民未雨绸缪卖掉渔船趁早退出,另安排转业,现在捕捞魩仔鱼船只已剩下7对,这些渔民都5、60岁了,没有一技之长,要转业也不是,为维护渔民权益,他将继续向渔业署请命,希望每年定期开放捕捞,留给渔民一条生路。

杨坤辉说,魩仔鱼产业每年创造2000万元渔业产值,如果没有了魩仔鱼,影响层面不只渔民而已,枋寮渔港周边相关产业将随之萎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