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研院生化研究 登国际期刊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妇女怀孕期间,若母亲与胎儿彼此红血球抗原血型不同,可能引发溶血症,导致死胎或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严重者必须全身换血。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发现,最新关键因素是“基因转录因子C/EBPα”,有助医界了解溶血症成因,希望未来有机会预防溶血症发生。

中研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助研究员余荣炽领导的团队研究成果,刊载于12月最新出版期刊“BLOOD”,该期刊在全球六十多种生化类国际专业期刊中重要性排名第二。

余荣炽表示,成人红血球表面拥有大量分支的糖链接构,称为I抗原,但尚未出生婴儿则是拥有i抗原的直链型糖结构,照理说只要O型成人妈妈与婴儿血型不同,就可能发生溶血症。

余荣炽指出,现在发现婴儿拥有的i抗原,只要C/EBPα调控得宜,刺激i抗原,就可避免溶血症发生;而当婴儿出生后,透过C/EBPα转录因子上的转译修饰作用,让让婴儿体内i抗原转化为I抗原,减少先天性白内障,过去研究显示,东方成人若未从i抗原转化为I抗原,将容易出现先天性白内障。

中研院说,此次余荣炽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I糖分支结构表现的调控机制,期望能更深入的回答引发溶血症的机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