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英博物馆学者追忆台湾经验 分享中华文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思捷台北八日电)来台访问的美籍大英博物馆学者司美茵(Jan Stuart),透过中央社专访回想七零、八零年代在台生活经验,对台湾的整体发展难掩惊奇,同时分享钻研数十年的中华文化观点。

三个月前才接任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的司美茵,来台参加该馆和故宫博物院首度合作的“世界文明瑰宝─大英博物馆250年收藏展”,以及一项北宋文化国际研讨会。

司美茵对台湾地区完全不陌生,她的北京话流利,对台北市更熟悉,因为她在一九七零、八零年代曾在台湾居住一年半,学习中文。

司美茵于一九七六年首度来台,她说,当初“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看看是否有可能在台学习中文”。结果她获得万华区一对教育程度很高的夫妇接待,在台湾停留六个月。

“我们住在一个老社区,家中也没有热水。对当时年轻的我而言,那是第一次感受到,世界上有和美国人教育程度相同的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水准;那可以形容为一种文化震撼”,她说出这段回忆。

一九八二年她再度造访台湾,在台湾大学学习中文,也在罗斯福路住了九个月。这段期间,她竭尽所能地融入、观察台湾的民众生活和文化,甚至经常和民众挤在一起欣赏野台布袋戏。

因此,尽管司美茵随后从未长居台湾,对她而言,台湾始终是很特别、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司美茵表示,她在高中时期见到几幅中国画之后,就为其中的“写意”意境着迷,进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加上在台湾的生活经验,使她决定要以研究中华文化为一生志业。

返美之后,她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即钻研中华文化,专长领域为宋代至清代的中华文化,曾服务于美国知名的史密森尼(Smithsonian)博物馆,三个月前转至大英博物馆,迁居伦敦。

拥有台湾生活经验的司美茵,对台湾、中国问题也有不同于一般外籍人士的观察和感受。她说,讨论台湾和中华文化问题,很难将政治和文化完全区隔,然而以文化研究立场来看,“台湾意识”和“中国意识”是有可能同时存在的。

她指出,以西藏和新疆为例,广义的中国地区,存在着许多具有独特性的文化,它们有个别的独特性,却也不可讳言的受到中华文化影响。

对于中华文化,司美茵表示,一般人总认为各朝代间的文化不同,但她的研究发现,各代之间有传承、分享,也有一部分文化随着时间而改变。“毫无疑问,中华文化一向随着时代的律动而在改变着,”她说。

以明代为例,一般人总认为明朝采取保守的“锁国策略”,事实并非如此。司美茵表示,明代初期和伊斯兰文化曾有大量的交流,及至郑和下西洋,以及永乐年间和西藏的来往,都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和一般人认知不同的部分,底层文化的丰富变化和律动,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稳定”认知截然不同。

她进一步指出,宋代的货币和贸易制度,复杂性也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