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如是我闻 国家图书馆珍藏佛经特展展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梁君棣台北八日电)国家图书馆为求增进大众对佛经的认识,即日起举办“如是我闻–国家图书馆珍藏佛经特展”,并编印展览图录,选介重要且具代表性佛典经卷九十二部,配合简明文字和精美图像说明馆藏佛经特色,广泛介绍馆藏佛经,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国家图书馆表示,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有三次开放的时期。首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其次是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接受西方和中亚文明,再次是明清时期基督教文化入华。三次之中,以第一次的影响最为深远,外来的佛教文化完全融入中国文化。

国家图书馆既是一座汇聚古今典籍和中西文献的重镇,基于兼容并蓄的政策,对于佛典禅籍、僧诗华章,自在访求搜罗之列。目前,国图指出,馆内所藏佛经善本即近四百部,其中不乏精刊珍籍者,而“嘉兴楞严寺方册藏经”,为海内外各地所藏之“嘉兴藏”篇帙最庞大者,尤具特色。

国图说,这项展览所展馆藏善本古籍多为原件珍品,在三十六件展品中,六朝人写卷子本“十地论”是馆藏最早的敦煌写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为宋开宝八年吴越王钱俶刊本,当时吴越尚未归宋,刻印时期似可说是在五代十国末叶,为目前馆藏最早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则为最早的元刊朱墨印本。


国家图书馆正在举办“如是我闻–国家图书馆珍藏佛经特展”,广泛介绍馆藏佛经,
由于外来的佛教文化完全融入华人社会与文化中,因此,这项展览甚受瞩目。
图为佛法“十地论”。(图:国家图书馆提供)// 中央社

另外,国图表示,展览依佛经内容性质分为四大主题:法海梵音、经典揽萃、藏经源流、尘世回响。

各主题下再细分小类,例如:经典揽萃分认识前世今生、说解广譬博喻二小类;藏经源流分释典写本举隅、刻石拓本举隅、佛经刊本举隅三小类;藏经源流分“供养造像功德、信众抄经因缘、寺院集赀印经、官方传扬佛法、艺文取材渊薮、感应灵验见闻六小类。

如此设计展览主题,国图说,不仅是为了呈现佛经的价值,同时,也展现佛典流传的历史脉络,希望藉特展之便,让佛经从悠远的历史中走出;让禅典从深藏的记忆里再现,绽放佛教文献特有的风采与魅力。

展览地点在国家图书馆文教区一楼118室,展览时间即日起至四月十日,每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国图欢迎民众前往观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