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亚洲不再发生类似十年前金融风暴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十四日专电)“时代周刊”分析亚洲国家在金融风暴之后财经的发展指出,已经没有像当年的经济失衡现象,所以不会再发生类似十年前的金融风暴。

分析指出,亚洲国家在一九九零年代经济朝向自由化发展,但是货币汇率被高估,而且未经评估的外来投资大增,造成债台高筑,政府的花费也远超出其应付的能耐。领导人让政治上的亲信负责规范管理的工作,也出现种种弊端。

最近几年,亚洲的情况已有改变。亚洲地区的外汇存底已经高达三兆美元。十年前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被高估,目前却是被低估。美国与中国之间贸易问题的磨擦,也源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分析指出,亚洲地区的银行及企业在过去十年也经历了大幅整顿,而且包括印尼等国家,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投资。

虽然亚洲国家已力图改善经济体质,并不意味完全不用担心再出状况。分析指出,除了中国及印度,亚洲国家的经济成长仍偏低,平均百分之二的年成长率甚至低于金融风暴之前的表现。

亚洲国家的贷款利率偏低,而且一些国家表面上采取浮动汇率却让中央银行掌控。借着压低货币的汇率来增加出口并抑制进口。

分析指出,由于亚洲国家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公债,让美国人可以在生活消费上超支。万一有一天美国消费者没法支撑,亚洲国家也会受损,而中国也会受到双方面的打击。

如果美国经济只是微幅走缓,亚洲国家还可以借着调整汇率及增加国内需求来舒缓其影响;万一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就可能对中国出口业者造成重大冲击。

分析指出,全球市场每隔十年左右常会出现崩盘的状况。亚洲最佳的自保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机制–继续改善企业管理、促进金融体系的透明化及适应能力。经济上的风暴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建立好的防护。

相关新闻
马斯克重登世界首富 黄仁勋身价飙升
奢侈品市场两极化 Gucci欲重塑品牌挽颓势
美四口之家挣多少够活 纽约加州并非最贵
英伟达登顶“全球股王” 黄仁勋访台掀热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