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东人的地位与使命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讯】广东为古昔百粤 (粤越同)之地﹐原住户有苗﹑傜﹑黎﹑僮﹑蛋户等族群。周末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原汉族渐次南移﹐以广东原蛮烟瘴地。朝廷骨鲠之臣﹐敢披君主逆鳞者﹐一遭贬逐﹐便南流入粤。晋朝五胡乱华﹐中原中产家族不甘被异族统治﹐举家举族南迁长江南北岸﹐黄巢乱起复南迁赣南都﹐及至宋室沦胥﹐便由赣闽南部大举入粤。一波一波汉族移民进入﹐带入中原进步文化。至清中叶﹐海禁开后﹐欧风东渐﹐中西通商﹐知识交流﹐广东因地处南疆海域﹐得风气之先﹐接触现代西方文明最早 ﹐因而经济教育科学文明﹐反而比内地各省进步。

论人口﹐约略的估计﹐中华民族约占全世界五分之一﹐而广东人﹐包括海内外﹐约占全中华民族的十分之一﹐所以全世界的人口﹐五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是广东人。估计遍及全球华侨有三千二百万人﹐广东籍占二千伍佰万。因得地利之便﹐向海外发展的人才特别多。两千多年来﹐广东容纳了中华民族南迁的人口﹐自中共实行“开放政策”以来﹐许多北方各省更昧于“东西南北中﹐ 发财到广东”的口号﹐大量人口入粤就业。

广东与台湾关系密切﹐自满清光绪而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八月以至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八月﹐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作为殖民地﹐广东的志士仁人把在台的抗日运动和推翻满清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后又与中国大陆的抗日运动结合起来﹐终于把日本军阀打倒﹐光复台湾。由于这段艰苦的过程﹐早有大批广东人在台湾。到大陆沦共﹐中央政府迁台﹐更带来大陆各地军民﹐其中广东人不在少数。如撤守台湾的六十万国军中有许多由海岛撤退的百粤人士﹐仅以海军来说﹐冯启聪﹐伍世文两位上将海军总司令和任参谋总长汤曜明﹐以及出任五院院长的俞鸿钧﹑黄国书﹑刘润才﹑王宠惠﹑孙科﹑余俊贤﹑国大主席薛岳﹑总统府秘书长郑彦棻 ﹑中央研究院长吴大猷﹐外长部长叶公超﹑主持侨委会的高信﹑毛松年﹑曾广顺﹑现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曾任民进党主席许信良等等﹐都是广东人或先期广东来台祖先的后裔。在台湾的广东人和其他各省籍族群一样﹐都为参与开台﹑复台﹑保台﹑建台﹑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从广东迁移加上客属﹑广府属及潮琼属的繁衍﹐最保守的估计有六百余万人。

我们知道﹐历史许多广东杰出人物﹐是得自中国文化的孕育。费海玑先生举出六大标准品评人才﹕一为世局没有出路时﹐ 能杀出一条康庄大道﹔二为天下大乱﹐自己不乱﹐静思出一套人生大义﹔三为没有天理时﹐能尽心找回天理﹔四为在民穷财尽时﹐拿出办法﹐使国用足而民得苏﹔五为讲学于世﹐鼓潮造势﹔六为学问日新﹐进而新民。费民根据此标准﹐选出张九龄﹑陈献章﹑湛若水﹑霍韬﹑薛侃﹑海瑞﹑朱次琦﹑康有为等八贤。其实广东贤人不胜枚举﹐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固在贤人榜上﹐为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而倾家荡产或献出生命的粤籍华侨﹐俱是贤人﹐孙中山则是贤中之贤。

广东人物所表现的广东精神﹐是黄花岗精神﹐就是“当仁不让”﹐“义无反顾”的无我精神﹐和“只见一义不见生死”的牺牲精神。构成广东精神的因素﹐是广东人的思想新颖﹐长于开创﹐勇敢果断﹐冒险犯难﹐团结力强﹐慷慨重义﹐爱国心切。满清海禁开后﹐中英鸦片战争失败﹐引来列强入侵﹐国势占危﹐粤人花县洪秀全聚结两广英豪 ﹐崛起广西﹐打着民族革命旗号﹐在桂平之金田起兵﹐一举占领十余省﹐建立太平天国﹐与满清剧战十六年﹐不幸因内讧而遭溃败。最奇者﹐练湘军打垮太平军之曾国藩的上祖﹐与洪秀全之先祖﹐同为广东梅县迁出之粤人﹐南海康有为﹐以赴京应考一士子﹐敢于联合赴考之三千士子﹐公车上书清廷﹐请求变法图强。其后得光绪帝之宠信而实行新政﹐不幸为慈禧太后所扼杀﹐维新份子或死或逃。康有为﹐梁启超亡海所。香山孙文首倡革命﹐志士景从﹐中经十次起义失败﹐至辛亥年(民国纪元前一年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七十二志士轰轰烈烈起义﹐造成震动全球革命时﹐导致在武昌一举成功﹐推翻了数千年专制政体﹐建立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未完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免费粤语班华埠再度开课
茶壶汤 大行其道
参观者络绎不绝 华埠新年花市受欢迎
补充体力的老火靓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