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废水转换电流 中女科展夺魁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3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孟娟/台中报导〕河川废水也可以变成有用的能源!台中女中四名学生利用绿川废水进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将河川的水转换成为电流,获得全国科展化学组第一名,更获得最佳乡土教材奖。

台中女中共有五件科展作品挑战全国科展,抱回四个奖项,获团体组亚军;其中由何念萱、陈昕临、张蓝心、刘瑞臻组成的团队,考量能源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困境,各国均积极寻找替代能源方案,决定研究替代能源课题。

陈昕临指出,上网搜寻资料后,在“科学人”杂志中发现国外已有人研究“细菌电池”的概念,微生物燃料俨然是新兴热门的研究领域,因对“细菌也能发电”的观念感觉新奇又有趣,于是着手研究。

微生物化学能变电能

陈昕临等人指出,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电的原理系让水中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电子,让微生物的化学能转变成为可利用的电能;因女中附近就有绿川,她们就近取材,利用水中的细菌含量研究是否真能发电。

她们萃取出水中的微生物后,添加葡萄糖产生代谢作用,自行设计转化水槽观察,发现水中细菌数愈高时,确实能产生愈多电压,虽然以她们的程度加上简单的器材设计,能测得的电压量有限,但她们强调,若能转换设计更精确及形成电压后的下游设计延续,未来不一定也能达到同时进行污水处理及再生电力的双重效果。

再获最佳乡土教材奖

陈昕临说,挑战全国科展时,评审听完简报后,只说了句“还可以”,一度让她们心情沮丧,不料竟获得化学组全国冠军,甚至因利用在地的河川资源进行研究,再获最佳乡土教材奖,让她们喜出望外,直呼一切辛苦都值得。

原来四名小女生为了这个研究,平均每周均从学校徒步到绿川、平均花一小时以上时间取水,以小保特瓶装水,往往一个人得抱个十瓶才足够研究所需;除了考验体力外,更因绿川水质不佳,得忍受着恶臭取水,萃取水中微生物研究后,实验室里更是“臭气冲天”,也是耐力大考验。

此外,由于研究数值不能中断,连假日也得往实验室跑,大年初二就到实验室报到,整整在实验室泡了一年时间,才获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奖项肯定,同学们表示很值得。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