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政策急就章 国民党比10年前还差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特稿

这波全球金融海啸来势汹汹,政府祭出所谓的“三挺政策”,要求银行对企业纾困,时光彷佛回到当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同样祭出纾困政策,同一批财经官员主导,如今的纾困政策却显得粗糙且急就章,难道国民党执政能力真的严重退化了?

银行股东权益 不能不顾

十年前国内受到亚洲金融风暴波及,政府同样要求银行不能雨天收伞,并由财政部成立“纾困小组”,先行对申请纾困的企业进行审核,纾困小组认为值得救的企业,再安排与债权银行协商,由债权银行团评估是否纾困,当时债权银行团还可以推派代表进驻企业,控管企业的金流,以确保银行债权。

亚洲金融风暴渐歇之后,纾困政策转由银行公会负责,若企业仍有经营资金问题,可向银行公会申请展延贷款等,但是否进行纾困,仍由债权银行团自行评估。

十年之后政府又祭出纾困政策,表面上是由财政部出面邀集央行、金管会、经济部及银行公会等组成“政府协助企业经营资金专案小组”,纾困窗口却设在经济部工业局及中小企业处,而且,根据专案小组公布的“协助企业办理银行债权债务协调机制作业流程”,企业若申请本金展延六个月,只要直接向往来银行提出申请即可。

两次纾困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十年前是由主管金融监理业务的财政部协调,这次却将纾困窗口设在经济部,经济部是产业主管机关,缺乏金融风险控管专业,也必定是站在企业的立场,谁来顾及银行债权?

也因此,政府虽宣称“三挺政策”将创造“三赢”,银行配合度却不高,为此,行政院还要求财政部研拟“奖惩制度”,以此对银行施压,却也引起更多的反感。

同样是纾困政策,而且由同一批官员主导,当年的财政部长邱正雄,现已高升行政院副院长,当时的财政部次长陈?,如今是金管会主委,只是过了十年,纾困政策就变得如此漫无章法,难道这些官员都忘了过去的经验?

政府要银行挺企业,必须先落实“政府挺银行”,不能老是“口惠实不至”,还要顾及银行的风险,多数公民营银行都有股东压力,政府只会要求银行挺企业,银行债权如何确保?银行股东权益谁来顾?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