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酒品认证 普及率仅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逢年过节,酒品礼盒是不少消费者的选择,为免民众买到假酒,财政部推行“优质酒类认证”,目前仅21家酒厂获认证,其中有7家是台湾烟酒公司的不同分厂,获得认证的制酒业者仅3%,认证率相当低,连消基会董事长程仁宏都坦承不认识此标志。

优质酒类认证以“W”标志标示于瓶身,财政部从92年开始推广,并委托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CAS协会 )办理,目前有21家酒厂、120种酒获得标章,CAS协会解释,由于不同厂的同类酒依规定都要重新申请,因此台湾烟酒公司的部分产品是重复申请。

辨识假酒 美意落空

根据财政部资料,目前领有制酒执照业者共440家,如扣除烟酒公司重复认证者,获得优质酒类认证的有14家业者,换句话说,5年来只有3%的制酒业者获认证,普及率相当低,连农委会辅导农村酒庄的水果酒也没有一家获得标章。而民众到超市、量贩店、便利商店等,几乎都很少看得见此标志,且大多不认识,让原本辨识假酒的美意落空。

配套措施 明显不足

程仁宏认为,财政部应加强宣导,不是光有标志就好了,也应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并提出诱因与鼓励方案,让业者能够主动申请,提高认证比率;如果现阶段无法让合法业者拥有标章,其实可采阶段性措施,例如在瓶身加注核可字号,类似药品的做法,民众担心买到假酒的话,可上财政部网站输入字号,查询是否为合法的酒商。

财政部国库署官员解释,由于国内的制酒业者规模较小,产制的环境无法达到标章标准,加上目前可以申请认证的只有高粱酒、米酒与料理米酒、葡萄酒与其他水果酿造酒等4类,因此认证率较低。事实上,各国在酒品管理都采低度管理的做法,除了基本标示外,较少强制额外标示,还是应由市场、业者主动配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