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型态改变 鬼月传说禁忌逐渐被忘却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市四日电)农历七月“鬼月”禁忌多,早年常听父母叮咛半夜不要出游,不要吹口哨,不要随地大小便,但现代的年轻人根本不当一回事,台南市文史工作者郑道聪说,可能是生活型态已经改变了。

正值鬼月,报章杂志报导不再是鬼月的习俗和禁忌,而是地方政府鼓吹中元节纸钱集中烧、有人将准备要烧的“冥纸”钱捐出来作公益等。

都会区的午夜,年轻人骑乘机车呼啸而过,PUB生意兴隆,父母照样带着小孩出门夜游,被视为畏途的鬼月夜晚,一样迷人,宗教习俗的惊悚气氛,消失无遗。

早年在府城,谈起鬼月的禁忌,真是一箩筐,问起四十岁以上的府城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夜晚不要吹口哨,不出远门、不走水路,晾晒衣服不要过夜,以免鬼上身,半夜行走若有人在背后叫名字,不要轻易回头等等,结婚、搬家等更是诸事不宜。

不过,府城的年轻一代,也逐渐忘却这些禁忌,正如郑道聪说的“生活型态已经改变了”,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让人不再记得古老的传说,为生活打拼的人,也只在乎肚子的温饱,那管半路会不会碰到鬼,即使碰上了,也不一定知道。

提到鬼月禁忌“没落”,郑道聪也只能笑笑,再叹口气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幸,鬼月应有的祭祀礼仪,坊间还是不会轻忽,庙宇众多的府城时常可见普渡好兄弟,正因如此,鬼月的习俗应该会一代一代传承,未来可能有人会赋予科学上的解释,但如同太空人登陆月球后,嫦娥奔月及广月宫的传说,依旧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