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纪念蒋渭水 台湾新文化运动馆筹备处办特展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五日电)农历七月普渡祭拜好兄弟的习俗由来以久,但八十五年前台湾文化协会即发行特刊,反对铺张式的普渡行为;在日据时期景气衰颓的年代,这项主张也减轻民众借贷准备普渡用品的压力。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即日起举办特展,呈现日据时期知识份子推动新文化的内涵。

台北市文化局为纪念蒋渭水先生逝世七十七周年,今年与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国立台湾文学馆等单位策划,在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举办“文化协会在台南特展”。

文化局长李永萍表示,筹备处现设于大同分局三楼,不过,大同分局两年后将撤出现址,届时建物将由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使用,做为台湾史、台北城,大稻埕历史展出的根据地。

文化局指出,由蒋渭水等人于1921年创立的台湾文化协会,在与蒋渭水并称的“北水南火”的蔡培火影响下,总部南迁台南,也创造出异于以往的文化思潮,包括反对普渡、主张白话文、推广新式婚礼等,文协随后更进一步筹组组织、反对房租剥削,并参与罢工等运动,其中,又以反普渡运动最深入民间。

文化局表示,文协等团体于1930年九月四日发行反普渡特刊,强调“绝对的反普渡,打倒一切的迷信”,此外,并订出讲题,在寺庙举办多场反对铺张式的反普渡讲演会,也使百姓不用借贷普渡,减轻生活上的压力,这种简约的观念也应用在婚礼上,文协等团体也在公会堂、教会推动新式婚礼。

文化局表示,八十五年前的文协干部不仅筹组新剧团,也组织“美台团放映写真团”,分组到各地巡回放映各式影片;文协在当时的白话文时代也推动罗马字,但未成功,最后以具体的社会运动,包括抗议房屋租金、米粮贩卖等中间剥削,及声援殖民政府无理强迫拆迁、解雇水泥工人等,震撼当时社会。

“文化协会在台南特展”除了展出日治期文化协会推动的文化启蒙刊物,还包括请帖、抗议房租传单、反普渡文宣品等珍贵史料,展出日期至九月二十八日;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地址:台北市宁夏路八十九号三楼(市定古迹大同分局三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