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销台中国货 消基会吁仿效美日欧采境外管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钟丽华/台北报导〕中国黑心食品商品猖獗,学者表示,透过不同包装,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农产品种类、数量远超过想像,政府应对中国商品有风险意识,主动加强抽检并建立通报机制。消基会更建议,应仿效WTO会员国的美国、日本、欧洲,对高危险的中国商品采高规格“境外管理”,在中国出口前进行检验,“不要等货品上岸才追查,从根源防堵!”

学者促建立即时通报机制

台大农经系教授雷立芬表示,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农产品数量很多,尤其是国人以合资公司方式,在中国生产、回销台湾,游走在法律边缘,无法确认哪一国产品;这次毒奶粉,是透过外商分公司,才能轻易输入,反之若台湾经销商直接向中国三鹿集团进口,经济部、卫生署可能会多留意一点。

令人忧心的是,我国至今仍无对“中国黑心商品”即时通报机制;行政院消保会组长刘清芳坦承,消保会除各部会提供讯息外,对国外不安全商品讯息,主要靠我国驻外单位搜集,但中国没有外馆驻点,诸如过去黑心牙膏、水饺等事件,要看报才知道,若中国没有“善意通报”,我政府根本无法掌握。

消保会因而将建议海基会派驻中国人员,也能协助回报消费资讯。

台湾大学微生物与生化所所长潘子明则指出,台湾应设置专责单位随时搜寻中国内部爆发的黑心食品,主动加强把关。

设专责单位主动加强抽验

“台湾要与中国交好,彼此通报机制应更扁平化,不要等民众吃下肚才通报!”台师大化学所教授吴家诚更建议,政府应比照农产品通过ISO9001管理认证概念,要求各类产品标示“商品履历”、“商品管制链”,尤其食品类应标示清楚原料地、加工地、产地。

消基会副秘书长黄钰生呼吁,政府应站在国民健康安全的角度,整合相关法规通盘检讨,订出周延的检验项目,检验标准主导权才不致受制于“输出国”。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