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运动少无处去 城乡小孩宅童化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1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丽婷台北19日电)儿福联盟今天公布调查发现,台湾有4成4孩子每周运动不到3天,不论都会或偏乡学童,都有“宅童化”现象。另外,虽然偏乡儿童低所得家庭比例高,但都会儿童却明显较悲观。

儿童福利联盟针对都会及偏远地区国小4、5、6年级学童进行“2009年台湾儿童人权城乡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不分城乡,亲子相处都不尽理想,台湾孩子和爸妈同桌吃晚餐的比例为7成,但比先进国家平均7成9,仍有落差,台湾亲子沟通在41国家中敬陪末座。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都会或偏乡儿童都很“宅”,调查发现,受访儿童中,只有1成孩子每天运动至少1小时,但4成4孩子每星期运动天数不到3天。

儿福联盟执行长王育敏说,很多孩童假日都待在家里,3成5的孩子放假时平均看电视超过5小时,无论城乡,有5成6孩子认为好玩的地方愈来愈少了。

来自宜兰县大里国小的小朋友也在记者会说出他们的愿望,小贤希望学校盖1座不会漏水的巨蛋,小龙则希望有个室内操场,同学们就不怕刮风下雨,有个地方跑跑跳跳。

另外,王育敏表示,城乡孩子都有宅童化现象,但理由却不尽相同,都会孩子喜欢宅在家看电视、玩线上游戏,偏乡孩子多半是因为低所得或隔代教养,父母不在身边,没办法带孩子出去玩。

近8成都会学童1年内假日出游2次以上,却有1成的偏乡学童整年连1次出游机会都没有。

进一步分析显示,偏乡“隔代教养”明显比例较高,平均每10个偏乡学童,就有1名只与年长祖父母同住,是一般儿童的3倍。王育敏表示,偏乡有近2成7孩子落入“低所得家庭”,比都会儿童多2倍,且超过6成偏乡儿童家中学习资源匮乏。

不仅偏乡儿童资源有限,在教育资源上,王育敏表示,政府投入在大专院校的教育经费占整体经费比例,从1990年的21.68%增加到2007年的38.03%,增加幅度高达75%,国小经费则从1990年的29.07%,减少到2007年的26.53%,下降了9%。

另外,分析心理健康层面,都会孩子明显较悲观,2成3的都会孩子“曾经想要一死了之”、近4成觉得“这世界少了我也没关系”,都会儿童资源富足,心灵却空虚。

为捍卫孩子权益,儿福联盟希望在世界儿童人权日前夕,呼吁“城乡儿童要平权、儿童人权最优先”,希望大人们多聆听孩子的声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