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风:约你看两千年的灯火

华风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9日讯】有一种灯火与故乡最亲,在同一个时刻,燃起天涯海角的思念;有一种灯火民风最淳,花灯社火里,映着民间鼓乐、百姓欢颜;有一种灯火灿烂最久,伴着烟花明月,伴着我们的祖先,热热闹闹了几千年。是的,我说的是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正月十五的夜晚,家家除了吃圆圆软软的汤圆,希望都能团圆之外,张灯放火是最突出的景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好一派灯火辉煌、城开不夜的热闹景况,加上舞狮耍龙、跑旱船、踩高跷、猜灯谜等各种“闹元宵”活动,这一天满是喜庆欢乐。

元宵节在汉代就已具雏形,据传汉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后竟奇迹般治愈,于是建太乙祠坛,每逢正月十五通宵达旦以盛大灯火祭祀。汉明帝时为了弘扬佛法,则下令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结彩的习俗。说起元宵节的挂花灯、猜灯谜,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很早的时候,有个势利眼叫“笑面虎”,那年他家门前来了两个人,一个穿戴华丽,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满脸堆笑取来银两,一个破衣烂衫,说要借点粮,被笑面虎骂着赶出大门。穿着破烂的穷人于是在元宵节扎了一顶大花灯,上面题着四句诗:“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谜底是“针”,恼得笑面虎面红耳赤却干瞪眼。以后的元宵节,便有许多人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

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到了民国初年却成了麻烦。据说袁世凯窃取总统宝座后,一遇到元宵节便令他大伤脑筋,因为元宵节吃“元宵”,而“元宵”与“袁消”谐音,成了诅咒他消亡,为了避讳这个称呼,袁世凯把“元宵”改称为“汤团”,直到他下台民间才恢复了原来的叫法。专制是独裁者的共性,中共也将“过年”改为“春节”,名曰“破除迷信”,就断了我们礼天祭祖的源头,害中国人不“中国”。

岁月流逝,社会变迁,眼花撩乱的现代生活,带来了许多时尚新潮,却带不来安心的笑了,嘈杂的城市,毒人的三聚氢氨,恐慌的金融危机,从北京到伦敦,还有一只鞋在呼啸,走进喧嚷的人流,心情顿时七零八落,不知不觉,已经走得太远。

回来,这里有纯朴温暖的记忆,有我们的血脉世缘,有美丽古老的节日,有原本幸福的生活。

今宵,约你看两千年的灯火,守护一份简单纯粹的欢乐。(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里,总有一个旋转的星球,上面住了很多音乐人,住了很多乐器,他们在流云香花里自在地演奏,奏出一曲曲美妙的天音,当地球人感应到他们的音乐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激动与满足……
  • 这确是一幅画,那超凡的色彩令人震撼,令人内心深处感动。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启迪人心灵的亮丽,是生命的真色,永不退灭。
  • 商朝成汤在位久旱无雨,成汤于是向天祈雨时自责政令不当;汉宣帝时四十九郡地震,宣帝惧谓老天警示自己,于是下罪己诏深刻检讨。古时如果国家遭到灾变或出现异象,君王常下“罪己诏”,“改过以应天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才能天下太平,万事和兴。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当今中共治下如何?2008年诸多灾难和不幸,惩罚者尽为替罪羊,绝无罪己,中共永远伟光正。然而,接下来的年头呢?
  • 无论世道如何变化,岁月如何流逝,年的滋味总伴着爆竹声,牢牢攫住中国人的心。
  • 今年过年,中共高层的动作显得离奇,胡锦涛上了井岗山,拿起锅铲炒栗子,温家宝去了四川地震灾区做回锅肉,虽然还是打老一套的亲民牌,但媒体的热炒和背后的强烈目的,却更添加了官场疑云。尤其让人诧异的,是江泽民登台露面,下台多年的“江核心”,在上海又发表讲话,并被当地网站称为“伟人”。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