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入选以色列巴西瓦舞团 李贞葳台湾第一人

人气: 5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特拉维夫特稿)台湾舞者李贞葳曾赶搭火车往竹北教课,却搞错方向在基隆下车,但拼舞团征选时她乘火车穿越欧洲大陆却毫不含糊,且获以色列巴西瓦舞团青睐,是台湾加入巴西瓦舞团的第一人。

“巴西瓦舞蹈团”(Batsheva Dance Company)成立于1964年,由美国编舞家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与移居以色列的法裔编舞家贝莎比罗斯契德(Bethsabee de Rothschild)共同创立。

但过去15年,纳哈林(Ohad Naharin)担任舞团总监,巴西瓦改以呈现震撼、爆发性的肢体风格闻名全球,加上纳哈林又曾替世界顶尖的“荷兰舞蹈剧场”(Nederlands Dans Theater)编舞,声名大噪。

李贞葳说,初次见到纳哈林是在瑞典。当时巴西瓦计划由来自各国的300多名报名者中,挑10人在当地巡回演出。为期3天的甄试,舞团另安排甄选者观赏巴西瓦的纪录片。

“经旁人解释,我才知道纪录片的字幕是希伯来文,巴西瓦来自以色列”,她自嘲“憨胆”,笑得灿烂。宣布入选10人的紧张时刻,纳哈林只找李贞葳并非谈巡回演出,而是要她“正式入团”。

或许纳哈林的邀请让这位去年才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毕业的学生感到意外,回答“要想想”,但纳哈林一脸酷酷地反问,“你知道巴西瓦舞团吗?”,她现学现卖说,“知道啊,来自以色列”。

纳哈林抛下一句“8月见”,李贞葳如今在以色列刚满一周。今年巴西瓦招募新团员共5人,2名来自美国,以色列与挪威各1名,她不仅是台湾第一,更是亚洲唯一。

“猫在钢琴上昏倒了”不只是广告片的语汇,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因李贞葳“小时候也有学其他才艺,画画还满喜欢,弹钢琴就会睡着”。

幼稚园中班那年,她坐在台下观赏妈妈朋友的女儿舞蹈班成果展,眼睛为之一亮喊着“好漂亮,我也要学”,直至小学三年级,兰阳舞蹈团写满了她的童年回忆。

之后转读宜兰公正国小舞蹈班,但总觉得“跳不够”,又回兰阳舞团芭蕾班加强。兰阳舞团注重舞者技巧教育,更重视纪律管教,偏偏李贞葳喜欢找小朋友讲话、嘻笑,挨了教鞭,“为什么都是小朋友,他们就这么乖乖的?所以我很好奇”。

一路与舞蹈结缘,国中毕业考取北艺大舞蹈系七年一贯班,不过真正的考验是从北艺大毕业后,申请奖学金、欧洲跑透透,力拼舞团甄选开始。

李贞葳与同学5人相约出国试身手,抵欧洲后如武侠小说情节一句“后会有期”分道扬镳,各自面对茫茫前程。尽管有奖学金补助加上家人支援,仍不算宽裕,坐火车赶甄选,若能坐夜车更可省下住宿费,是最经济的选择。

不过她在台湾曾搭火车往竹北,但方向搞反在基隆下车,拿着效期仅3个月的旅游签证,如何由意大利横越德国、丹麦?“我最长纪录搭15小时火车,身上放3个闹钟,提醒我别坐过头了”,最后在瑞典遇到了赏识她的伯乐。

回想那段扛着背包赶火车拼甄选的体力与毅力大考验,“其实当下没想太多,反正不行明年再来,还不错,我们从台湾出发的5位同学,仅1人还需明年再努力”。

李贞葳目前在舞团的生活充实紧凑,每周日到周四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周五半天,排练舞码兼学习嘉嘉舞蹈课程(Ga Ga Dance Course)。

李贞葳说,嘉嘉课程颠覆她过去所受的舞蹈专业训练。记者是个四肢难听使唤的大外行,看了YouTube介绍嘉嘉的影片,直觉这是非常消耗能量与动能的表演形式,她身型稍嫌瘦弱,却不以此为忤。

尤其9月初舞团即将在以色列巡回,10、11月转往荷兰,12月远赴美国迈阿密,李贞葳正全力投入,盼为自己的舞蹈生涯,奠定更上一层楼的基础。

时下虽以草莓族比喻年轻一代难承受压力与挑战,但李贞葳对舞蹈与认真筑梦的坚持,让记者想起导演李岗接受记者访问时,对草莓族的评价。

李岗今年5月带著作品“星光传奇”到特拉维夫参加纪录片影展。他说,拍完星光二班参赛者的纪录片,发觉所谓的草莓族或许对国家、民族感受不深刻,但论及个人前途,比谁都有主见,“所以你放心,他们会活得很好”。(本文附照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