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石灰石保留区解禁 吴敦义推给地方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福男、曾慧雯/综合报导〕针对经济部公告将解除高雄等六县市石灰石矿业保留区,引发地方政府、环保团体、民众强烈反弹,行政院长吴敦义昨日表示,他已要求经济部撤销该公告,如果县市政府统统反对采矿,中央将不会再发布解除公告。

吴揆︰已要求经部撤销公告

吴揆表示,为避免误会,经济部已撤销解除石灰石矿业保留区公告,现在是恢复到原先禁止采矿的状况,矿务局近期内将再征询县市政府意见,有开放采矿意向的县市政府,中央再公告接受水泥业者申请,但如果县市政府都统统反对,中央就不会发布解除保留区公告。

吴敦义为自己喊冤说,经济部这份解除石灰石矿业保留区公告,是7月27日就发出,他9月10日才接行政院长,他表示:“完全与我没有关系。”并非外界所传“吴市长很有魄力停止采矿,现在怎么吴院长突然间又变成恢复采矿。”“这完全是误会一场。”

在地方政府意见不同下,经济部原订10月1日起解除西部十二个石灰石矿业保留区政策转弯,将开放决定权推给地方政府,评估、决策过程宛如大打太极拳,推来推去,还是重回原点。

石灰石矿主要是作为水泥原料,“台湾西部地区石灰石矿业(国家 )保留区”原本是配合水泥工业长期发展方案而划定,行政院却在九十七年9月函准停止适用。之后不久,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审查九十八年国家发展基金预算时,做了一项决议,“要求经建会考量台湾整体经济发展情势,召集县市政府及经济部等单位开会,检讨西部石灰石矿业保留区政策”。

由于事权牵涉经济部,经建会将这项决议推给经济部处理;结果经济部考量再三后,认为目前已没有保留区必要,所以,在今年7月27日公告,依矿业法施行细则规定,西部十二个石灰石矿业国家保留区将自10月1日起解除保留。这十二个解除保留的区域,分别坐落在新竹县、嘉义县、台南县、高雄县、屏东县、高雄市等六个县市。但这公告之前的评估与之后的决策,宛如打太极拳,经济部再将是否开放决定权推给地方政府。该公告是在前任经济部长尹启铭手上所发布,内容其实含有“玄机”,第一,授予县市政府有权决定要不要开放开采;第二、经济部的态度是,如果要扩建产能或建新厂,最好是到花莲和平水泥专业区。

六县市政府 仅竹县原则同意采矿

〔自由时报地方中心/综合报导〕针对经济部公告解除全国十二个石灰石矿业国家保留区,包括高雄市及嘉义、台南、高雄县、屏东县等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民众均表达坚决反对立场,仅新竹县政府回复,在不影响地方水土保持、地质稳定且能促进工商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前提下,原则同意重新开放采矿。

高雄市副市长林仁益指出,任何不当开采,破坏山区生态资源与景观的行为,高雄市政府坚决反对到底;八十六年间,三地划定为石灰石矿业保留区,寿山划为自然公园,半屏山广泛植栽绿美化及加强骆驼山巡查,地貌已改变为绿色生态山林,不容破坏。

嘉义县长陈明文、番路乡长罗银章、中埔乡长李文堂均认为,事涉生态环境,坚决反对石灰石矿区开采。陈明文表示,以嘉县正致力发展观光产业的立场而言,对开采矿业等足以对观光业产生负面影响的作法绝不可行,坚决反对,绝不容忍好山好水被破坏。

台南县对保留区地处西拉雅国家风景区境内及部分在关子岭风景特定区范围内,枕头山、水火洞更是知名景点,一旦开放采矿,交通冲击与噪音、空气等污染,对生态长远影响更难以想像,直接严重冲击环境生态与观光产业,地方强烈反对,县府已行文要求恢复保留区、禁止采矿。

高雄县长杨秋兴说,县府在4月底就函覆经济部,表达不同意解除高县石灰石矿业保留区政策,上周环球水泥公司董事长侯博义也到县府拜会,表示有意继续采矿,但他立即表达反对立场。大小冈山复育有成,自然生态园区八十公顷,山区景观脱胎换骨,成为南台湾代表性观光景点,坚决反对再开放采矿造成环境破坏。

屏东县长曹启鸿昨天重申反对经济部开放恒春镇大平顶采矿权立场,他表示,县府绝不同意解除石灰石矿业保留区。经济部在今年3月曾函询县府是否同意解除该保留区,当时就以该处邻近垦丁国家公园及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解除后恐将对环境及生态造成重大影响,3月底正式回文经济部,明确表示“不同意解除”。

年剩产800万公吨 无扩产迫切性

〔自由时报记者杨雅民/台北报导〕台湾水泥目前年产量达一千九百多万至二千万公吨,市场每年需求量则不到一千二百万公吨,产能供过于求达约八百万公吨,水泥业者面临生存压力,只好将过剩的产能,攻进外销市场,因此,业者私下透露,目前并没有开放新矿源开采的迫切性。

根据统计,台湾水泥需求量在一九九三年达到高峰,之后随着高铁、高捷等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陆续完工,国内水泥需求量便陷入长期衰退,去年的需求量仅一千一百七十九万公吨,十多年来需求量锐减超过一半。

目前台湾国产水泥当中,台泥和亚泥的产量就高占约八成,其他水泥公司产量仅占约二成;水泥内需市场不振,台泥和亚泥外销比重也逐年增加,目前全台水泥出口量已占总产量超过四成。

水泥业者表示,由于水泥产业具有笨重、容易潮湿不耐久藏,及运输成本高等特性,产销皆以供应邻近区域为主;矿源及运输更是水泥业设厂的重要考虑条件,早期台湾水泥厂采矿都集中在台湾西部。

一九九七年由于业者在西部的采矿权陆续到期,且西部矿源历经数十年开采已渐枯竭,政府便发起水泥产业东移政策,但因政府规划的花莲和平水泥专业区整体投资成本过高、回收期限太长、交通不便,厂商进驻意愿不高,仅台泥和亚泥进驻。

其余厂商包括嘉泥和环泥都转往中国发展,其在台湾的业务改以进口或代理业务为主;至今包括台泥、亚泥在中国市场的水泥产能都已超越台湾,台泥预估今年中国产能将扩充至二千八百万公吨、亚泥约一千六百万公吨。

国土保育 要为人民生命财产把关

〔自由时报记者曾慧雯/特稿〕经济部矿务局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解除西部地区十二个石灰石矿业保留区,引发各县市政府反弹,在历经莫拉克风灾惨痛教训后,生态、水土保持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只为短暂的产业利益,牺牲人民长久的安稳,更是不值得,政府应尽速重新检讨并公告保留区,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把关。

为因应台湾西部石灰石矿源不足、引导水泥工厂东移,过去行政院核定“水泥工业长期发展方案”,而“西部石灰石矿业国家保留区”,也是为了配合这项发展方案而划定;不过,在行政院停止适用“水泥工业长期发展方案”后,“西部石灰石矿业国家保留区”也必须公告解除保留。

虽然十二处“西部石灰石矿业国家保留区”即将在10月1日解除保留,但因为各保留区性质不同,且仍有社会公益、生态、国土复育及水土保持等需要,一旦开放采矿后,将对附近区域造成冲击,各县市政府几乎都对解除保留持反对意见。

然而,截至目前为止,西部地区十二个保留区中,仅有高雄寿山、半屏山两处已确定继续划为保留区,其他十处还在逐一检讨中。

眼见10月1日就要全面解除保留,政府应在未来十天内尽速完成各矿业保留区的检讨作业,并听取各县市政府的意见,务必在9月底前重新公告保留,才是人民之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