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慈悲吉祥月

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黄历七月刚刚过去,但是,这个俗称“鬼月”的月份,所留下的余韵袅袅、久久不散,值得再三深思、玩味…….

从小就是个胆小怕事的孩子,一般民间“鬼月”的禁忌又特别多,再加上无知、迷信作祟,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总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要一直等到八月开始,才得以从紧张、诡谲的氛围中挣开,恢复正常的生活。如今想来,自己真的是庸暗愚痴的可笑又可悲,正如同佛家所开示:“有情轮转世间,出乎无明妄动。但此根本无明极为微细,难以觉察。静观世事,蠢动居多;一般人生,造业而已。因而体悟佛语不虚,世间现象即无明之行迹,斑斑可考。”“无明”,障蔽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让人无奈的随波逐流,终其生而无所得。

长大之后,透过佛法才恍然大悟,原来“鬼月”是一个慈悲吉祥的月份,尤其是黄历十五,称为“中元节”的这一天,是整个月里的最高潮,它的寓意醇厚深远,既温馨又感人。

“中元节”的起源,主要来自佛教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是佛祖座下法力最高深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吝啬、恶毒贪婪,死后堕入轮回中的饿鬼道。目连为了解救母亲,就在黄历七月十五时广造“盂兰盆会”,引导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使母亲获得超渡。后来每到七月十五这一天,佛家就会教民众做“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供养佛、僧,解救在阴间受苦的七世祖先。

除了“盂兰盆会”,“抢孤”、“抢旗”、“放水灯”和“烧化”也是中元节台湾常见的几项传统习俗。寺庙在举办普渡大会时会建一个“孤棚”,棚子里排满粿饭和供品,祭拜各路“好兄弟”(即孤魂野鬼)。“抢孤”就是当仪式完成后,大家冲上前去抢剩下的供品。传说只要抢到供品,一年之中都会很幸运。而“抢旗”就是抢高挂在孤棚竹竿顶端的红色小旗;这枝旗被视为航海人在海上的护身符,能保佑他们平安归来。中元节晚上将瓜皮或油纸做成的各种防水灯,放到河中、海边,让它随水漂流,叫做“放水灯”。放灯的意思,是给水里的鬼魂照路,以免他们迷路。“烧化”就是把纸钱和纸做的衣服、用品等烧掉,给祖先的亡魂使用。

从有关“鬼月”、“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这些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凡此种种,都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因而,过去透着丝丝诡异,令人怖畏的“鬼月”,转念之间变成一个慈悲月、吉祥月,在在充满了良善美好的讯息,所以,我们在度过鬼月、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怪力乱神的角度,与世间的有情众生期勉互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傍晚,小外甥女急匆匆的打电话过来,兴高采烈的宣布:“阿姨,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今天,爸爸帮我申请了一个专属网志,我跟哥哥一样了耶!”听完,向她道喜,也分享她的快乐后,心里有一个声音浮现──在八岁小女孩的心目中,将新奇、时髦、赶上流行,视为天大的好事,那么,成人世界的我们,对这个问题,又是如何看待呢?相信回应的答案,一定是人言言殊,各有论述吧。
  • 时值盛夏,又到了毕业的季节,千千万万的青年、青少年将走出校门,面临人生的另一个转折。有的要继续升学,有的要开始就业,而无论升学或就业,是否荣登“第一志愿”,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每年,此时到暑假结束的这一段期间,经常可以在传播媒体、或报章杂志上,看到相关的讯息,大家讨论的沸沸扬扬,热闹非凡。
  • 前一阵子,和朋友带领孩子,一行共二十多人去参观摄影展。其间,在一幅得奖作品前,引起了小小的骚动。那个作品的情景是:一位老者在绿荫下优闲、专注的阅读报纸,经由解说员提及,才惊见图像中,报刊的上缘,并立着两只小鸟,静静的似乎正品味篇章。当场,有一部分的人表示,不曾注意到那两只小鸟,而更有趣的是,年纪愈小的孩子,看到的比例愈高;反之,年纪愈大者,大多将这个部分忽略了,其中包括我自己。
  • 有情世间,真实的故事最感人,特别是发生在周遭,能够耳闻目睹的情节,格外令人动容。
  • 与妹妹、妹夫闲聊,谈到老爸长久以来固执的想法,和专断的行为,我愈说愈激动,忍不住抱怨了起来。这时,妹夫语重心长的指出:“老人家的身心状况已在退化、衰败之中,对一般人而言,这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看似顽强的人,其实是一个弱者,我们常常理所当然的欺负弱者而不自知。”这一番话有如一记当头棒喝,劈头打醒了迷中人,反躬自省后,我感到汗颜、羞愧……
  • 早上出门前,发现钟爱的手表不见了!不舍与焦虑之情油然而生。紧接着,即展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搜索,楼上、楼下,到处翻箱倒箧,房间、客厅,东寻西觅,甚至连办公室和常去的妹妹家都没放过。
  • 你有多久不曾仰望夜空,凝视月亮了呢?观月的心情,犹如文人听雨的思绪一般,每一个阶段,各有不同的况味,而皓月高悬,像是在对人娓娓的细诉、殷殷的叮咛……
  • 陪小侄子看电视卡通,小熊维尼的戏码,演的是“等待”的主题。从烤饼干、烧开水、泡茶这些寻常琐事中,教小朋友学习“等待”的功夫。剧情发展到最后是大伙儿开开心心的喝茶、吃饼干,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等待的回报。故事温馨而美好,萤光幕前的我们姑侄二人,似乎也感受到那一份单纯的喜悦。
  • 葡萄奶奶,是妹婿好友的弱智母亲,三岁的小侄子不经意间叫出来的别号。在妹妹家见过几次面,她是一位六十多岁矮矮胖胖的老妇人,每一回的到来,总是让气氛在霎时间变得热闹非凡,因为,她天真自在的举手投足,迅速的渲染了周遭,欢声笑语立即在时空中弥漫、回荡……
  • Jessy是朋友介绍的美发师,从少女时期开始,就一直找她整理头发,至今已超过二十年了。不过,朋友殷切的提醒:她的客人不少,一定要尽早预约,以免向隅。好不容易排定了时间,前往一试,果然,身手不凡。几次合作过后,发现她不仅有极好的技艺,另外,还有一股与众不同的吸引力,那就是──温柔敦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