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时代
不过我要说的是我只是把这种真、善、忍之灵魂选择提供给读者,你要说没有选择那也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你自己选择的没有选择的别无选择,而且这是你真正的自己的真正自我选择...
普莱斯上星期五(20日),在明尼苏达州杜鲁市圣经教会(Duluth Bible Church)的每年秋季圣经会议(Fall Bible Conference)上演讲,他向教徒及世人展示并报告,他和研究团队在海拔5,182公尺的土耳其亚拉腊特山上,所发现的诺亚方舟的证据与成果。
牛顿以力解释物体运动,却解释不了力,爱因斯坦给出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或者说光速的那么多光速的那么多的质量就是能量,其实光速代表量化的时间,那么其平方代表时空组合,那么定义的能量就是定义能量者定义的时空中的物(引力、重力、质量),解释来解释去,万物相对于空间的运动的原因就是我们看到的在空间中运动的物,可笑吗?
没有绝对空间,或者说我们假想的物体相对于绝对时空的认识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那么怎么可能有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显然是指摆脱一切束缚,束缚根本上来说只能是各种所求。现代男男女女们有无尽的欲求,追求这,追求那,但最重要的是谁知道自己所求的是真正自己想要的呢?怎么能判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所谓“管理”与经营合一,权力与牟利同义,乃至政教合一,这些足已表明中共完全是假公实私的为中共自身利益服务压榨大陆民生的头号自私自利的资本家兼邪恶无神论教母。 中共完全是作为其理论源头的马克思主义的推翻、革命等反对的物件。
前面已经讨论过唯物主义乃自然定义,任何人不可能意识得到没有人的意识的情形,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假设人在自己之外得出的非人异化结果,异化的方向就是偏离人的本性真、善、忍。
“是”有“什么都是”,是“什么都是”之嫌,很难避免同义反复的指责,如本文讲的“真、善、忍是绝对真理”等等。但如果说“真、善、忍之统一一切——绝对真理”便光明透彻得多,“之”可表“是”不可及之意,如:
发现冥王星之前冥王星是否存在,发现只是发现人认为的冥王星,那么在发现冥王星之前人认为的冥王星不存在;在发现冥王星之前,冥王星作为自在者并不在人的认识中存在。存在并不因其存在而存在,因其不存在而存在。
如果经验是心理中的基本观念,并且如果一个人可以区分感觉资料与知觉信念,那么李德的结论将是不可动摇的。这样,一门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性科学就可能得到发展以用来研究感觉印象的形成——但这门学科却无法与知觉信念的研究相联系。
李德(1710-1796)与康得(Immanuel Kant,1724-1804)等可能对于人的机械化或者说对于心理学成为科学的过程做了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尽可能的阻击。
但是,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简化为理性和迷信之间的两极对立是不能允许的,即使对于那个具有这种修辞力量的时期来说也是如此。把科学转变为世俗化力量的往往并不是自然哲学家本人,而是那些在社会和政治方面另有所图的思想家。(摘自《科学与宗教》,第13页)
邪恶愚钝致极的进化论及唯物主义、自然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成立,那么人本善,生命本善,善是生命的目的与行为规则。
在这段得意的陈述中,他显然是第一次(罗思1892,68n.5,117n.5,125n.3)把人体比喻成一部可以研读的书,而且使现存的“自然之书”的比喻发生了变化(摘自《科学中的革命》第607页,[美]科恩/著,鲁旭东、赵培杰、宁振山/译,商务印书馆1999.10)。
——再改头换面浮出水面,试图证明——……这些区别表现为我们在不同物种身上观察到的形状和功能的不同。(同上书第81页)
尽管具有显而易见的困难,我们仍可给构成生命的物质作出一般的陈述。有生命的实体利用某些资源的能量来使化学反应发生,并且一般地具有繁殖的能力并能够进行进化。
把果蝇饲养在罗斯科夫海洋生物实验室的屋顶上,人们发现一种严酷的自然选择,使得无翅果蝇的数目在两个月内从12%增至65%,因为有翅的果蝇被海风吹落大海。相反,在一些避海风的饲养地,那些无翅果蝇却消亡了,而有翅果蝇一般却较为强壮地生长著。
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有三项重要的主张。首先,“物种并非永久不变”。他的意思是说,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的确有新的物种出现,而且这些生物是由一种自然的方法进化而来,他称为“后代渐变”(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据说大陆四川省隆昌县(现为市)有个人曾建立起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日蚀、月蚀等天象。至晚从商代起就有专司天象的官员,需要预测诸如日蚀等天象,如未准确预告便要被杀头,那么那些天官又靠什么预测呢?
万物彼此吸引,力量的大小与参加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例,并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
当然可以认为地球围着太阳转等等,不过要明白认为地绕日是思考者假设自己在太阳观察地球的结果,我们常能看到虚构的太阳系的假想图,那是观察者假想自己在太阳系中的太空中某处看到九大行星围着太阳转,
现代宇宙观认为一切都在运动变化,这种一切都在变化的宇宙观由哥白尼(Nicholas Copernicus, 1473-1543)的《天球运行论》于1543年的发表作为确立的标志。
根据现代科学的认识,也就是相对于虚幻的绝对空间的认识,地球等行星围着太阳转,构成一个太阳系系统;无数个类太阳等围着银河中心旋转,构成银河系;可能无数个类银河系构成星云等等以至于无穷。
在假设世界的本质什么也不是,也就是不是具体的“是什么”的前题预设下,又是假定世界的本质是具体的“是什么”。在假定最基本的本质,是统一的,独一无二的,单纯的,无分的,不同于任何已知的情况下,换言之,不可以用已知的什么来认知的,那么对所谓物质的探寻就无异于是在努力使假定的不可知的、不可分的成为已知的、可分的荒谬过程。
一本杂志上有篇文章,说有一名急救室医生(好像在欧洲某国)由于工作之便经常听到被抢救过来的生命垂危者讲自己在弥留之际曾离开躯体到了某个地方;见到了去世亲人;有的飘上了屋顶,看到医生在抢救自己的躯体……,然后便醒了过来……鉴于此,医生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灵魂。
“自然”原意应该是指自己本来的样子及起源、始之真。
概要:证实宇宙本是人格化的宇宙,根本没有所谓独立于意识的外在客观世界(自然),自然主义科学与哲学只能是假像。绝对真理就是真、善、忍,也就是我们的灵魂(真正自己),美不是绝对真理。人不可能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生命也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毫无伦理道德的盲目“自然”进化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