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观察
小蛙晚上发热,喝退烧药,无效,后来才知道因为他有几年没发热过了,这药是几年前喝剩下的,虽然没有过期,但是开盖 这么久早就失效了。去医院看,医生说,吃点退烧药,吃三天中药吧,别的啥都不用吃。抱着侥幸心理弱弱地问了句:“那,应该不会是甲流吧?”“哈哈哈!”两 位主任同时朗声大笑,“当然是佬!现在100%都是!” 几位主任的孩子都已经流过了,喝了两三天中药,上...
虽然许多专家不支持“大蒜防甲流”的说法,但民间却抱着“宁可信其有”“吃蒜比不吃好”等心态,使大量原来不吃蒜或偶尔吃一点的民众为了防甲流成了吃蒜常客,如有的学校为预防甲流大量购买大蒜。这就造成哄动效应,也吸引了投机游资加入炒蒜。也就是说,人们突然间争相吃蒜引发蒜价暴涨,这直接与中共隐瞒疫情被揭破后民众的恐慌心态有关。这正是中共所不愿承认和竭力要转移视线的原因所...
眼下,“甲型H1N1流感”绝对是世界上最热门的字眼,甚至到了谈“甲”色变的地步。有的国家有的地方,原先对甲感不以为意,不愿意注射疫苗,现在却争相要打针,惟恐“中毒”。所以,目前只要是和抗甲感相关的事物,都成为热门的话题,都能在传媒上张扬一把。
11月10日,市有关部门出面辟谣:景德镇尚未出现甲流死亡病例。据说,官方此次表态与此前坊间的一则传闻有关。传闻称,某中学一名学生因患甲流死亡。
下午,女儿的老师连续发了6条校信通,前4条内容大意是:通辽地区已出现甲型流感确诊病例,女儿的学校也有3例,政府已经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对有流感症状者,根据情况立即治疗或送往医院治疗,全校师生员工从即日起全部接种疫苗,住宿生一路不许出校,也不许家长接孩子回家。后两条内容是:最近一段时间,住宿生要在学校学习和观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好好安抚孩子不要惊慌...
既然大家都知道扬州出现了死亡病例(事实上我早知道了,只是不敢爆料),那我告诉大家,扬州已出现好几例重症甲流患者了。
今天(11月17日)的《广州日报》登了一则新闻:广东出现首例甲流死亡病例。死者在死后才被确诊患有甲流,因此在最后7小时的抢救过程中,并未施以甲流的对症治疗。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死者是一位年仅14岁品学兼优的花季少女。
叶楚华按:刚刚看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世卫称甲流将感染全球80%人口。或许几天之后我们相互问候的时候 就只能说“今天你甲流了吗”,就像当初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互问“今天你上网了吗”一样。说也奇怪,甲流的传染率和危险性远远高于当年的sars,可是大街上却很少看到有人戴口罩,须知当年并无证据表明sars是通过呼吸传播但是全民皆是口罩,而如今的甲流是有相当的证据是空...
这两天发烧,浑身酸痛,自测体温:腋表38。1到省立同德医院看发热门诊。医生问了我的一些情况,就让我去验血和拍胸片。
甲型流感(俗称猪流感)的疫情早就被中共严密封锁了,老百姓的知情权统统被剥夺。近日,大纪元记者就知情人士透露的长春市甲流死亡51起病例的消息,致电长春市疾控中心询问。
上星期小儿发烧,持续发烧不退近三天,最高时体温达40.7°C。不满2周岁,发烧成这样,这可急坏了我们。那几天忙着跑医院,根本不敢怎么睡觉。其中酸甜苦辣,本不足为外人道。但也因如此,对当前甲流筛查、诊治的实际情况多少有些了解,不敢不记下来和大家分享。
这几天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几个人或打电话或当面询问一个问题:我需要不需要打甲流疫苗??刚开始有人问的时候我会给他或她解释半天,最终的结果还是不要打为好。问的人多了,我也就不解释了,直接说:不打。
据说岚角山小学一名石姓女老师感染甲流非常严重,估计确诊为重症患者,前几天竟送到长沙去治疗了,有同事反映石老师确诊甲流, 48小时都晓不得做声,现在抢救得如何,不得而知。听说,石老师当时以普通感冒、发烧无法上课为由曾跟校长请假,校长竟以无人代其课而没有批准,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患感冒发烧对于现在甲型H1N1盛行的阶段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的事。偏远边陲的家乡、小小的林城出现第一例甲型H1N1病例后,陆陆续续就听到甲型H1N1确诊的消息,从几例到十几例,再到市里唯一的封闭性高中发现甲型H1N1病例停课一周。再之后,市属一家小学校出现有近百名学生感冒发烧的症状,学校当即宣布停课……。
感觉甲流H1N1流感似乎离我们很远,每天早上检测仅仅是形式上的问一问。虽然学校一直在三令五申的强调着这个重要性,那个严重性。但我似乎总那么不以为然,也不是对学校事务的忽视,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任何事的满不在乎。
今天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当房奴遇上甲流,公司落井下石?谁来管!》。帖子的作者是一位女性白领,在帖子中她诉说了自己不幸染上甲流的经历,确诊后半个月她不能上班,更可怕的是病愈后,单位以“可能引起大家恐慌”为由不让她去上班,这让她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从她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白领光鲜生活的另一面。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关于甲流的报导,今天又看到一篇小病友妈妈的博文,她是在北京的,原来现在疫情真的很严重了。 她家墨墨已经化疗了三年了,今年9月开始上学,最近频发感冒,所以经常会去北京儿童医院,她看到儿童医院的情况,真的是很严重——
现在福宝幼儿园的措施就是进园子就洗手,然后老师检查体温,发热的就不让进去,但有鼻塞鼻涕咳嗽这些感冒症状的,并未阻止上学!我现在有点犹豫也很困惑,如果幼儿园要求,要不要给福宝打疫苗呢?目前疫苗似乎还没到稳定期,打也有打的风险!不打疫苗的话,又有被传染的风险!难道还是选择在家里待着,不去上学?说实话,那种测试额头的体温枪是很不准确的,我只能寄希望于家长们都有点道...
谢天谢地!举家人终于不再高烧了,经历半多月的恐惧与痛苦,生活终于能够恢复到正常之中。现在想起来十分的可怕,这话还要从10月的19日说起。
今天下午陪妻子去医院看病,感冒了,妻子很担心是不是甲流,到医院发热门诊医生那里检查了下,情况不是很严重,妻子提出甲流是不是要检验下,这样好确定是不是需要适当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同事、朋友,医生告诉我们可以检,费用约300元,我一听就感觉高价,因为CT的价格也不过如此,但这检验又不是我们自己能做的,只好拿着单子去交钱,划价290元,钱虽然交了,但总觉得心里不...
北京中心血库再次闹起了血荒。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冬季防甲流,不离葱姜蒜》,文章说:预防甲流,除了接种疫苗,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据美国MSNBC新闻网报导,甲流暴发以来,大蒜、生姜等有助提高免疫力的‘天然药物’销量一路盘升,提高了近6成。专家提示,葱姜蒜其实就是冬季防甲流的‘天然药物’。文章接着谈到葱、姜、蒜预防甲流的原理,分别是:大蒜中的大蒜素有助抗感染和细菌;生姜中也含...
如今中国的甲流逐渐升多,就拿我们江苏说,现在南京某所大学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甲流,可是省公安厅和学校却不把这个消息对外讲,就这样隐瞒着,大家都不清楚。而我的同学这个国庆节也不能放假回家了。
托大家的福,上回的那两个病人已经明显好转,肺片可见炎症明显减轻,肺子已经见亮了,不是大白肺了。今天要说的是下午刚刚抢救过的两个患者,各有特点。
甲流已经流行了有一阵子了,本来没太放在心上。可是,这两天连着处理了两个极重危的患者,我突然感到,甲流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我对它的恐惧,甚至超过了SARS。
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是不大,但是,对于楼市影响肯定是有的。甲型H1N1流感对广州楼市影响还是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中国内地没有蔓延,广州有感染个案。虽然目前开发商并没有因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而减慢推盘节奏,或取消促销活动。2009年11月,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在广州和深圳及佛山和东莞等地出现,有部分买家对此有忌讳,随着甲型H1N...
据广州省卫生厅11月24日的最新通报,2009年11月16-22日,广东省新增报告甲流确诊病例449例,重症病例23例、死亡5例,检测数据表明,本周广东省流感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占9成以上。
晚饭前收到通知,明天一早所有班主任去开紧急会议,搁下电话,用膝盖想也知道是因为甲流……不感冒不知道,一感冒才发现周围同感的人,十有八九全是甲流,thank godness,幸好某光只流鼻涕没热度,普通感冒而已,要不上课的时候还不感染一大群?!要是那样的话那罪孽深重了说,还好还好~~呼~
我们医院最近给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包括我们见习生实习生接种甲流疫苗,当然,是免费的。不过好多人都没有接种,不仅仅是因为自身有感冒、过敏、慢性病等原因,更多的是人们对该疫苗持怀疑态度。还有的自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自身免疫力较好根本不用接种疫苗也不会得病。如果自身体质不行,接种疫苗也是白搭。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说,近日天气突变可能使流感高峰提前来临。病例数急剧增多必然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数增加。他几次提到我国个别地区存在甲流相关死亡病例隐瞒不报的情况,对目前报告的死亡病例数表示怀疑。他甚至说道:“现在全国报告的甲流死亡病例数,我根本不信!”(11月19日《中国新闻周刊》)
共有约 129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