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媽媽的生日

青松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問過很多朋友,都是同樣的情況。我們能清清楚楚記得自己的生日,卻經常忘記媽媽的生日。而媽媽不在意自己,卻總能記住孩子的生日。

自從離家念書後,我每年都在媽媽生日那天打電話。尤其喜歡搶個大早,第一個給她祝福。只是,偶爾忙碌起來時,還是容易忘。

昨天夜裏,在公園散步,抬頭看空中彎彎的上弦月。突然意識到,媽媽的生日好像已經過了,因為她過生日時,月亮就是這樣彎彎的。沒有帶手機,我也向來記不住陰曆的日期,於是快步往回趕,大腦裏也一直在追尋著隨便哪個日子,可以幫我計算一下到底幾號了。

回到公寓,碰到好朋友小若,我問她:「妳知道今天陰曆幾號嗎?我可能錯過我媽生日了。」小若定神想了會兒,回答:「八號吧。」我一驚,原來還是趕上了,雖然晚了點。於是匆匆和小若說再見,飛速地跑回去打電話。

媽媽接通電話,聽出是我,不解地問:「怎麼這個點兒打電話?」我顧不上解釋:「媽,生日快樂!」媽媽笑,打趣我:「閨女喲,我生日還沒到呢,妳過迷糊了?」說到這裏,我才冷靜下來。大腦裏一直想著媽媽的生日、媽媽的生日,結果硬是把媽媽的生日給搞混了。

媽媽安慰我,說祝賀生日的事,早了總比晚了好。我想補償,就讓媽媽選樣禮物,任何她想要的禮物,我買好快遞寄回去。媽媽不支持,嚴正聲明:「我不喜歡金銀首飾,這個鏈兒那個鏈兒的,妳別買,買了我也不喜歡。」 聊到最後,還是沒有商量好買什麼禮物。

想起小時候,我的衣食住行都是爸媽給操辦。女孩子喜歡穿衣打扮,那時候我似乎總是盼媽媽帶我去買衣服。忘了從什麼時候起,媽媽不再給我買衣服了,大概是再不懂我到底喜歡什麼款式,買了也不合我的心意。我們長大的過程,原就是慢慢脫離父母的過程。

其實,不是老人的眼光過時,而是我們變化太快。我們與父母所行走的方向始終是相反的,我們正奔向如日中天,而他們卻慢慢邁向黃昏。好在,雖然他們已經不知道我們喜歡什麼衣服,我們卻瞭解他們的所愛。媽媽不愛花裏胡哨的裝飾,就喜歡穿大方、樸素、舒服、耐穿的衣服。於是,我到網上選購大衣,要給媽媽寄去溫暖,寄去女兒的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人說的話做的事就是鋪墊自己的未來,但願人人都能三思而後行,不要給自己選擇通向地獄的路……
  • (shown)不是災難摧毀了愛情,一萬米的真情是不會被征服的,而是大海的浩蕩譜下了美麗的故事,給世人留下數不盡的啟示。
  • (shown)放淡種種牽掛的心念後,讓腳步慢下來,看看身邊的風景,開心原來那麼容易。
  • (shown)學會用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就能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會了很多不必要的抱怨或煩惱。
  • (shown)好多道理都是再簡單不過的,就像流傳幾千年的「善惡有報」,表現出來也許紛繁龐雜,而真理只用幾個字就足以說明了。
  • (shown)小小的水杯,滑稽的失手,卻給我機會去見識好人心,也提醒我以後要幫助別人就別考慮自己。
  • (shown)結婚不是找一尊雕像供著,而是要相互扶持的。有任何一方高高在上,平衡都會被打破,不開心的事就會接踵而至。
  • (shown)女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特點,,在注重打扮的同時要培養品性,那才是女人魅力的源泉。
  • (shown)告別心中的貪欲,回歸平靜,用一雙清風明月般淡然的眼睛看世界,也許就能找回真理。
  • (shown)付出多少,於他,似乎是不相干的,只要讓我過得開心,他再累再麻煩都不在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