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教育提升道德與閱讀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益昌台灣彰化報導)彰化縣秀水國小6日下午舉辦讀報教育教師研習,邀請陳彥玲教授主講如何藉由讀報教育提升閱讀能力及品德教育,陳彥玲以醫學角度和兒童發展及特殊教育方面為主題和現場教師分享研究心得,以美國為例,使用當地大報刊載新聞時事為例可作為提升道德的最佳教材。

秀水國小校長楊石成表示,自己一直以來對讀報教育的推行不餘遺力,對於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增加寫作能力相當肯定,因此使用非兒童讀物的報紙作為教育題材更加可以提供學生生活實例,增加視野並更深體驗國際與社會現象,是很棒的道德教育題材。

陳彥玲教授提到,健康與知識一樣重要,因此在從事教育工作過程當中,老師和學生的健康關係必須受到重視,首先得先從心靈上的健康與成熟來得到良好的身體,而道德良知便是身心靈的萬靈丹。於課後許多老師們表示,品德教育就是要淨化心靈,希望日後在帶領學生學習課程中,帶入可以提高心靈層面的題材來充實學習達到教育目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邱愛思多倫多報導)9月28日,神韻藝術團中秋節第二場晚會在觀眾們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 從觀眾們依依不捨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本次晚會的喜愛。一些觀眾對記者說他們很受觸動和啓發。
  • 【大紀元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南報導)南寧高中是台南市郊一所校風淳樸的完全中學,校長顏弘洺任職一年多,以校為家,致力提升學生的道德與生活教育。2006年底的台南新唐人新年晚會,以及2007、2008年的神韻藝術團巡迴表演,顏弘洺每次都自掏腰包購買20張票送給學校主任老師觀賞,這樣的行徑在教育界漸傳為佳話,多少起到一些示範作用。

  • (大紀元綜合報導)總統當選人馬英昨天上午拜會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除了兩岸三通外,張榮發特別關切道德教育問題。他期盼馬英九加強道德教育,主張台灣應從小學生就加強道德教育,他說,道德教育做好,就可以減低社會成本,也是一種促進經濟。

  • 品格與道德涵養是目前企業選才重要的指標之一。工作能力可以透過訓練與現場實務中學習,而品格與道德卻須長期孕育。
  • 台灣準總統馬英九日前赴長榮集團,向張榮發總裁請益。在會後的聯合記者發表會中,張榮發表示說,目前社會這麼紊亂,是道德淪喪的結果。他感嘆說:台灣的小孩很可憐,書包很重,內容卻沒有道德教育。學生從小未加強道德教育,長大後當然無法做出符合道德的事情,十年教改政策應重新檢討。
  •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金門24日電)通識教育在全球化趨勢下更加重要,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薛清江用廣告與電影等進行道德教育,廣受學生歡迎,獲97年度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今年共有5位得獎者。
  • 對於目前加拿大聯邦政府提出加重刑罰和卑詩省府宣布增加警力的舉措来應對溫哥華最近罪案頻發的問題,加拿大勳章獲得者、醫學博士、高貴林牧師拉裡(Lucien Larre)認為,這些措施對於打擊犯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夠。「我們必須加強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以及道德層面的教育。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愛和善念,那就會被惡念所占據,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暴力和槍擊案件發生打擊的原因。」
  • 現在社會,多少年來,所有的學校都在大會小會的談德育,但還不時遇到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如抽煙、喝酒、校園暴力、破壞公物、甚至侮辱教師等等。看來如何理解、實施道德教育,怎樣使道德教育充滿活力並富有成效,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 年輕的讀書人,要多讀高雅有益的好書,描寫淫亂行為的壞書千萬不能看。否則,好的品德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損害乃至喪失,好比白璧破碎,難以保全。這是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
  • (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據美國教育部最新公佈的數據資料顯示,有愈來愈多的父母,為孩子選擇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資料顯示,自1999年至2007年,在家教育的總人數從85萬人增加為150萬人,即自1.7%升為2.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