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教育改革回頭

一二年級合班可自行選擇
吳茵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1月30日訊】柏林公立小學從現在開始可自行選擇是否一、二年級合班上課。

柏林上屆教育廳廳長博格於2004年將一、二年級合班制寫進柏林州的學校法,規定所有公立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都要一起上課。據稱這樣可提高學生社會活動面,程度好的一年級孩子可提早接觸到二年級課程,而二年級學生在看到剛入學的學生時,也更清楚自己在學校裡學到了甚麼。

現任教育廳廳長措爾納繼承了前人衣缽,將這一新理念付諸實際。當時多位教育專家強烈建議不要做硬性規定,而是給各個學校留出自己決定的空間。但措爾納沒有採納這個意見。後因學校抗議聲迭起,教育廳允許一些學校推遲引入合班教學的時間。

實施證明,當年教育專家們的建議是對的。在過去的幾年裡,柏林公立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留級生人數明顯增多。2009/10學年度,3355名二年級學生必須重讀一年,525名三年級學生留級。出現的具體問題也是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比如一二年級合班教學必須將班級裡的學生人數減少,並配備更多的老師,而柏林因為教師工資比其它聯邦州低、甄選程序不透明等問題而導致教師外流嚴重,連基本的師資配備都不能保證,更無法招聘更多教師。另外現有教師也沒有接受過合班教學這方面的培訓。

合班教學不僅對老師來說是個艱鉅任務,而且也不適於柏林實際情況。柏林孩子中具有移民背景的比例越來越高,其中一些家庭不送孩子上幼兒園,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前無法在學前班學會如何握筆和使用剪刀等基本技巧,也不知道如何融入一個集體之中。現在一年級的老師需花大量時間教授這些最基本的技巧。同時,一些新生的德語水平差強人意。一個班的學生本身就已經非常參差不齊,給老師上課造成難度。如果再把另外一個年級的孩子加入,會將學生情況更為複雜,和火上澆油無異。

有專家指責柏林的紅紅政府將教育領域當作了實驗室,大大小小的改革一個接一個,讓學校疲於應付,無法集中精力在教學上。

基民盟/基社盟聯邦議會黨團主席考爾德在25日的國會辯論中說,德國所有由紅紅左派政府執政的州,都將教育業變成了一個大型實驗室。言外之意,他們把教育搞得一團糟。身為基民盟政治家,他能挺直腰板說話,因為學生學習成績最好的巴伐利亞州和巴符州都是基民盟/基社盟長期執政的地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德國財政赤字危機愈來愈嚴重,政府各部門機關千方百計以節流方式填補這個天字號的漏洞,現在開始把箭頭指向高等教育支出,從這裡開刀,逐步頒佈「減肥方案」,這意味著,不僅以後要繳學費(一學期約五百歐元),大專院校經費也要大幅刪減,以柏林為例,二○○九年為止,將少掉將近一億二千五百萬歐元補助金額,校方應對方針,除了刪減教席,一些科系甚至被迫關門大吉。九十年代柏林已經裁掉三分之一強的教授職位,現在被迫必須繼續減百分之二十,全德國八萬五千個獎學金名額也要降低百分之十五。
  • 最近德國大學生示威遊行鬧得轟轟烈烈,實際上,不僅是高等教育拉警報,中、小學也出問題。其程度之低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是,公開鑑定第一次揭瘡疤,逼德國人不得不去面對事實。
  • 未來有意取得德國國籍的外國人除須具備相當的語言能力外,還得先上公民教育課。如果在德生活期間努力融入社會,則可提前取得德國國籍。
  • 【大紀元10月7日報導】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德國學制專題 (中央社記者劉嘉韻柏林七日專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最新公佈的調查資料,台灣大專畢業生平均花一點七六個月找到第一份工作,有百分之五點九的已就業大專畢業生,花了半年以上時間,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反觀實施「雙軌制」教育百餘年的德國,科技學院應屆畢業生立即就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
  • 【大紀元4月16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據美聯社報導,德國國防軍教官,在訓練新兵射擊的時候,竟然要求士兵,想像他們在射美國紐約的黑人,這段訓練影帶外流之後,引發軒然大波,紐約已經要求德國為這種不適當的訓練方式道歉,而德國國防部今天也發表聲明說,他們在得知教官竟然是用這種方式訓練新兵射擊,感到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他們會立即展開調查。
  • (大紀元記者龔一平綜合報導)根據聯邦政府的統計,目前德國約有一千五百萬居民有移民背景,其中大約一半已加入德國籍。他們來自兩百多個國家,佔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二十。
  • 為了迎接將來幾年急劇增長的大學生人數。巴-符州Baden-Württemberg政府正在實行“高校2012”計畫。這是一個可提供大量學習位置的高校建立計畫,在2012年前會巴-符州提供比現在更多的16000個學習位置。推進職業學院教育是該計畫的一部分。
  •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特稿)對毫無工作經驗的年輕人來說,如何找到理想的職業,的確不是一件易事。在德國、奧地利等德語系國家行之百年的雙軌制技職教育,結合理論與實務,並根據職場需要不斷調整和創新,充分展現德國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評論